您好,欢迎访问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晚稻(模糊匹配)
37条记录
早稻稻草还田方式对晚稻产量及钾素吸收利用的短期效应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明早稻稻草的高效还田方式,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早稻稻草还田方式对晚稻产量、钾素农学效应、植株吸钾量和钾素利用率的影响,为南方稻田晚稻生产中如何利用早稻稻草提供指导。结果表明:稻草焚烧(SI)或稻草覆盖(SM)还田提高了钾素农学效应、产值、增产值和产投比,稻草覆盖(SM)还田还提高了吸钾总量和钾素利用率。通过计算农田钾素表观平衡,发现除稻草留高桩(HN)处理外的所有处理都出现了钾素亏缺,稻草全部焚烧(SI)、稻草留高桩部分焚烧(HI)和稻草覆盖(SM)处理钾素亏缺量小于稻草不还田(AK)处理。综合考虑产量、经济效益和钾素利用率等因素,南方双季稻区早稻稻草覆盖还田是最优的还田方式,对减少晚稻化学钾肥投入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钾肥 晚稻 产量 稻草还田 钾素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抛秧晚稻穗颈瘟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摘要:穗颈瘟是湖南晚稻的主要病害之一,本研究通过氮肥用量与抛秧密度互作,研究其对晚稻穗颈瘟发生的影响,以期从栽培角度为晚稻穗颈瘟的防治提供理论支撑。试验设置4个氮肥用量(N0、N1、N2、N3)与3个抛秧密度(D1、D2、D3)。结果表明:在相同氮肥条件下,各发病参数随密度的增加均呈"凹"形趋势,而在同一密度条件下,各发病参数伴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处理(N3D1)穗颈瘟发生最严重,其病穗率、病蔸率、病情指数分别为10.76%、69.56%、12.65%。SPAD值与病穗率、病蔸率、病情指数之间的相关系数R2分别为0.7294、0.8325、0.746,达显著水平。单穴叶面积与病穗率、病蔸率、病情指数之间的相关系数R2分别为0.8259、0.8481、0.8407,均达极显著水平。施用氮肥为180 kg/hm~2、栽植密度为26.25万兜/hm~2时,既有利于促进晚稻生长,还可减少穗颈瘟的发生。

关键词: 晚稻 施氮量 栽插密度 穗颈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减氮增苗对抛秧晚稻稻曲病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CSCD

摘要:为了探明减氮增苗条件下稻曲病的发病规律,本试验比较了3个氮肥水平(N1、N2、N3)和4个抛秧密度(M1、M2、M3、M4)对稻曲病发生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氮肥水平条件下,各发病参数随密度增加均呈递减趋势,而在相同密度水平条件下,各发病参数随施氮量的增加均呈递增趋势。N3M1组合各发病参数均为最高,其病粒率、病穗率、病蔸率分别为0.89%、21.69%、95.88%。SPAD值与病粒率、病穗率、病蔸率之间的相关系数R2分别为0.668、0.8472、0.9441,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单穴叶面积与病粒率、病穗率、病蔸率之间的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143、0.9427、0.984,均达极显著水平。综上所述:减少氮肥的施用并适当增加栽植密度有利于晚稻群体结构的合理构建,同时能有效减轻稻曲病的发生程度。

关键词: 减氮增苗 抛秧 晚稻 稻曲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区域配方肥对晚稻生长、养分累积及产量的影响

湖南农业科学 2013

摘要: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区域配方肥对湖南省洞庭湖流域晚稻生长、养分累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大区域配方肥对晚稻生长发育有良好促进作用,株高、分蘖、SPAD值有明显增加;在灌浆-收获期施用大区域配方肥较农民习惯施肥处理的水稻植株氮、磷、钾养分累积分别提高11.68%~3.49%、35.29%~55.01%、19.6%~15.94%;大区域配方肥模式下晚稻产量最高,较农民习惯施肥增产500 kg/hm2,增产率达4.6%。因此湘阴试验区大区域配方肥可代替农民惯用施肥;3种施配方肥处理间相比,在大区域配方肥的基础上,适当降低氮肥用量,并辅以磷、钾调控是完全可行的。

关键词: 配方肥 晚稻 生长 养分累积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配比施肥对晚稻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

湖南农业科学 2012

摘要:利用田间试验,在高、中两种肥力稻田中研究不同配比施肥对晚稻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氮肥和CK相比,不同配比施肥显著提高晚稻产量,中产田晚稻产量NPKZn处理>-Zn处理>-P处理>-K处理>习惯施肥处理>30%M+70%F处理>CK处理>-N处理,高产田NPKZn处理>-Zn处理>习惯施肥处理>-P处理>-K处理>30%M+70%F处理>-N处理>CK处理;与不施氮肥和CK相比,不同配比施肥有利于提高水稻株高和有效穗,但对结实率和千粒重无明显影响;除不施氮肥处理外,各配比施肥处理净收入均高于不施肥处理;农民习惯施肥处理获得的经济效益较高。

关键词: 晚稻 施肥 产量 经济性状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季稻区6种不同稻田土壤类型对晚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双季稻区6种不同土壤类型对晚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可为指导不同地域的水稻优质生产提供重要参考。本文以6年定位试验为基础,研究了南方双季稻区6种不同土壤类型晚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在6种不同土壤类型中,各处理优质晚稻的有效穗、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均无明显差异。垩白大小与穗干重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水稻产量以红黄泥田最高,达7570.46 kg/hm2,大小顺序为红黄泥田>河沙泥>灰泥田>麻沙泥>紫泥田>黄泥田。红黄泥田和紫泥田有利于提高优质晚稻的出糙率、精米率;灰泥田和河沙泥田有利于提高稻米的整精米率;黄泥田有利于提高稻米的胶稠度、蛋白质,降低垩白米率、垩白大小和直链淀粉含量。上述结果说明,黄泥田种植水稻有利于改善稻米品质。

关键词: 双季稻田 稻田土壤类型 晚稻 稻米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晚稻肥料试验效果研究

湖南农业科学 2012

摘要:2011年晚季在广西田阳县基点进行了2个晚稻品种3种肥料5个处理(含对照)的肥料试验,比较和分析了各处理对晚稻生理特性与农艺性状的影响,探讨了晚稻各处理的吸氮特性及施肥技术,并提出了小番茄—晚稻种植方式下的晚稻施肥技术策略。

关键词: 晚稻 常规稻 杂交稻 肥料试验 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鸭共生”养分归还特征及水稻植株对氮、磷的吸收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稻鸭共生"是对我国传统农业稻田养鸭的继承与发展。在长江流域双季稻主产区湖南布置了稻田养鸭田间试验,以常规稻作为对照,研究早、晚稻两季"稻鸭共生"养分归还特征及对水稻植株氮、磷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季"稻鸭共生"后,稻田可增加鸭粪碳229.87 kg.hm 2、鸭粪氮18.22 kg.hm 2、鸭粪磷17.75 kg.hm 2。"稻鸭共生"归还稻田土壤的碳、氮、磷量分别为1 491.21 kg.hm 2、66.02 kg.hm 2、25.14 kg.hm 2,比常规稻作分别提高20.43%(P>0.05)、55.81%(P<0.05)、379.00%(P<0.05)。"稻鸭共生"归还稻田土壤的碳、氮、磷量表现为碳>氮>磷,归还的碳、氮量以水稻根碳、氮占明显优势,归还的磷量以鸭粪磷占明显优势。与常规稻作相比,土壤全氮含量提高5.73%,全磷含量显著提高6.25%;"稻鸭共生"提高了早、晚稻根和秸秆的全氮、全磷含量及早、晚稻籽粒的全磷含量,增加了早、晚稻秸秆的氮、磷吸收量和早、晚稻根的磷吸收量,降低了双季稻产量及籽粒的氮、磷积累量。"稻鸭共生"对水稻植株磷的影响效果好于氮。

关键词: “稻鸭共生” 养分归还 早稻 晚稻 氮吸收 磷吸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冬种黑麦草对6种水稻土重金属含量及晚稻不同器官重金属累积与分配的影响

作物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双季稻区不同土壤类型冬季种植黑麦草对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其对晚稻不同器官重金属积累与分配的影响,可为水稻质量安全生产和产地安全适宜性评价提供重要参考。本文以7年定位试验为基础,研究了南方双季稻区冬季种植黑麦草对6种不同水稻土耕层土壤重金属Cd、Pd、Hg和As含量的变化及其对晚稻不同器官重金属积累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种不同土壤类型中,灰泥田土壤Cd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土壤类型;黄泥田土壤Pd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土壤类型;土壤Hg含量以红黄泥田最高,达0.029mgkg-1,与其他土壤类型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土壤As的含量以黄泥田最高,为29.5mgkg-1,极显著高于其他土壤类型。6种不同土壤类型晚稻植株Cd、Pb、As含量均为根>茎叶>糙米。在晚稻植株根系、茎叶和糙米的Cd含量以红黄泥田最高,均极显著高于其他土壤类型;植株根系Pb、As含量以黄泥田最高,分别为33.0mgkg-1和119.5mgkg-1,均极显著高于其他土壤类型;河沙泥水稻植株茎叶的Hg、As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其他土壤类型。说明黄泥田种植水稻有利于降低稻米中重金属含量,改善稻米品质。

关键词: 双季稻田 土壤类型 黑麦草 重金属 晚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腐秆剂在稻草还田中的应用研究探讨

湖南农业科学 2011

摘要:试验采用翻耕稻草还田与免耕稻草覆盖还田两种耕作方式,研究了施用不同稻草腐秆剂对晚稻生长发育、水稻产量及改土培肥的效果。结果表明,无论是翻耕稻草还田还是免耕稻草覆盖还田,与对照比较,晚稻生育期都略有推迟,但晚稻穗部经济性状得到明显改善,水稻产量呈显著增产的趋势,与对照相比的增产效果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比稻草还田平均增产达到2.43%~8.21%。同时,在两种不同土壤耕作方式条件下,施用稻草腐秆剂均有利于促进地力的提升,在翻耕稻草还田方式下,与稻草还田处理(CK2)比较,有机质平均增加0.47 g/kg,全氮平均增加0.02 g/kg,碱解氮平均增加0.67 mg/kg,速效钾平均增加4.67 mg/kg;在免耕稻草覆盖还田方式下,与稻草还田(CK2)比较,土壤有机质平均增加0.27 g/kg,全氮平均增加0.03 g/kg,碱解氮平均增加7.67mg/kg,速效钾平均增加2.0 mg/kg。

关键词: 腐秆剂 晚稻 稻草还田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