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袁隆平(精确检索)
113条记录
培矮64S/爪哇稻 F_1农艺性状表现和对照优势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科学 2001

摘要:本文报道了利用原始爪哇稻资源与光温敏雄性不育系培矮64S 配制的27个籼爪交组合在长沙的农艺性状和杂种优势表现。从总体上来看,籼爪交组合与对照相比在每穗实粒数和理论产量上无显著差异,在其它性状上均有极显著的差异;籼爪交组合在秆高、穗长、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方面有正向对照优势,在播始历期、有效分蘖数、结实率、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上存在负向对照优势。从个体上来看,籼爪交组合理论产量对照优势>40%的比例为11.1%。实际产量对照优势>40%的机率为3.7%,说明爪哇稻资源在籼爪交杂种优势利用中具有利用价值。本文还对爪哇稻资源在籼爪杂种优势利用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籼爪交杂种 农艺性状 对照优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实用光温敏不育系培矮64S不育性稳定化研究

杂交水稻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在人工气候室的人控光温条件下 ,通过 1997~ 1999年 3年 2 2 .0~ 2 3 .0℃的低温处理 ,对水稻实用光温敏不育系培矮 64S进行育性稳定化研究。结果表明 :1)在人工气候室的低温条件下 ,采用“株系(再 )鉴定、(再 )筛选  单株”的方法 ,对稳定高世代光温敏不育系培矮 64S的不育性是可行的 ,并筛选出套袋自交结实率和花粉不育度两级水平均已稳定的 3个株系 9862 ,10 3 1和 10 3 2 ,而且其不育起点温度已降至 2 2 .5℃ ,比原始株系降低了近 1℃。 2 )现有高世代光温敏不育系培矮 64S仍然存在育性的不稳定性 ,表现在受低温影响后其后代不同株系间花粉不育度和套袋自交结实率存在明显差异 ,说明对现有高世代光温敏不育系的育性提纯很有必要

关键词: 水稻 光温敏不育系 培矮64S 低温 稳定不育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低温下育性表达规律研究

杂交水稻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藉人工气候室的人控光温条件 ,对两系杂交水稻不育系培矮 64S在 2 2 .0~ 2 3 .0℃的低温下的育性表达规律进行了连续 2年的跟踪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 2 3 .0℃的低温仅能导致培矮 64S花粉不育度的明显降低 ,而 2 2 .5℃和 2 2 .0℃的低温则不仅能导致花粉不育度的下降 ,而且还能诱导一定程度的自交结实 ;2 )培矮 64S的育性温度敏感终止期为幼穗分化第 6期 (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 ) ,育性温度最敏感期为幼穗分化第 4~ 5期 (雌雄蕊形成期至花粉母细胞形成期 ) ;3 )培矮 64S具有光敏性 ,其临界光长处于 13 5 0~ 13 .3 8h之间 ,光敏温度范围为 2 3~ 2 8℃ ;4 )对于农艺性状已经稳定的高世代培矮 64S而言 ,其控制育性表达的遗传基础尚不纯 ,表现在来源相同的不同株系间或同一株系内不同单株间在低温下育性表达存在显著的差异 ,且低温强度加大 ,这种差异就更为明显

关键词: 水稻 光温敏核不育系 培矮64S 低温 育性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广亲和系的选育

杂交水稻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水稻广亲和基因的发现及其遗传研究 ,揭开了籼粳稻亚种间杂种一代半不育现象的遗传本质 ,为利用水稻亚种间杂种优势指明了方向。但是 ,已知的广亲和材料 ,绝大多数为古老的农家品种 ,农艺性状不良 ,如植株太高 ,株叶形披散和生育期很长等 ;不能直接作为选配优良组合的亲本加以利用。因此 ,培育具有优良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可供实用的水稻广亲和系就显得非常重要 ,这是开展亚种间杂种优势育种的首要任务之一。普通栽培稻有籼稻、粳稻和爪哇稻三个亚种 ,所以亚种间的杂交可分为籼粳交、籼爪交和粳爪交三种形式。初步研究表明 ,水稻杂种优势强弱的程度 ,具有籼粳交 >籼爪交 >粳爪交 >籼籼交 >粳粳交的一般趋势。也就是说 ,亚种间的杂种优势一般要强于品种间的。为了能充分利用各种形式的亚种间杂种优势 ,提高育成强优组合的几率 ,就有必要建立籼、粳、爪三个亚种类型的优良广亲和系。我们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 ,近年来开展了水稻广亲和系选育的研究 ,已取得一些进展和结果 ,育成了粳型广亲和系培C3 11,爪哇型广亲和系轮回 4 2 2 ,籼型广亲和系培矮 64以及广亲和光敏核不育系培矮 64S。

关键词: 广亲和性 选育 杂交水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南省两系杂交稻制种的适宜区域与时段

杂交水稻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两系杂交稻种子生产对气候条件有严格的要求。从保障制种纯度以及产量两个角度出发 ,在对全省气候资料系统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湖南省“两系”制种的分级标准与相应的适宜区划。结果表明 ,对于育性转换起点温度 2 3.5℃及其以下指标的不育系 ,湖南省境内有 10个以上的县域可以无风险制种 ,且产量也较高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种子生产 区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低温下育性表达规律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藉人工气候室的人控光温条件,对两系杂交水稻不育系培矮64S在22.0~23.0℃的低温下的育性表达规律进行了连续2年的跟踪研究结果表明,23.0℃的低温仅能导致培矮64S花粉不育度的明显降低,而22.5℃和22.0℃的低温则不仅能导致花粉不育度的下降,而且还能诱导一定程度的自交结实;培矮64S的育性温度敏感终止期为幼穗分化第6期(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育性温度最敏感期为幼穗分化第4~5期(雌雄蕊形成期至花粉母细胞形成期);培矮64S具有光敏性,其临界光长处于13.50~13.38h之间,光敏温度范围为23~28℃;对于农艺性状已经稳定的高世代培矮64S而言,其控制育性表达的遗传基础尚不纯,表现在来源相同的不同株系间或同一株系内不同单株间在低温下育性表达存在显著的差异,且低温强度加大,这种差异就更为明显。

关键词: 水稻 光温敏核不育系 培矮64S 低温 育性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孕穗期茎注射野生稻DNA变异株系的RAPD分析

作物学报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野生稻有利基因是培育超高产栽培稻 ( Oryza sativa L,2 n=2 4 AA染色体组型 )的主要技术路线之一。本研究通过穗茎注射法将小粒野生稻 O.minuta( 2 n =4 x=4 8,BBCC染色体组型 )总DNA导入杂交稻当家亲本 V2 0 B,获得了变异株的 3个高世代株系 ;用 RAPD方法对上述 3个株系、供、受体及对照品种明恢 63共 6个材料进行了多态性研究分析。所用 83个 Operon引物均在小粒野生稻与V2 0 B间扩增出多态性产物 ,二者相似系数仅为 2 6.7% ,而明恢 63与 V2 0 B二者的相似系数达 90 .5%。83个引物中有 15个引物在变异株第 7代株系 97C- 77与受体 V2 0 B间扩增出的产物存在差异 ,差异带共有 2 6条 ,占 83个引物在 V2 0 B中扩增出的带数 397的 6.6%。其中 OPB- 18、OPD- 0 3、OPE- 0 9、OPE- 18、OPG- 10及 OPG- 11等 6个引物在 97C- 77中各扩增出 1条只在供体中存在而在受体中不存在的特异带。 2 6条差异带中的 2 4条在共第 3代祖先的第 9代 2个株系 98C- 10 7、 98C- 165与 97C- 77间无差异。因此 ,绝大多数 DNA水平上的变异可能从第 3代起稳定遗传 ;研究结果从 DNA水平证明 ,变异株系中导入了野生稻 DNA,导入野生稻 DNA可能是创造栽培稻新种质的一种有效手段

关键词: 栽培稻 小粒野生稻 DNA转移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优质杂交早稻育种的实践和思考

湖南农业科学 1998

摘要:利用两系法杂交水稻育种方法,通过美国品种与中国品种杂交,成功地选育出高产优质杂交早稻组合香两优68,较好地解决了早而不优和高而不优的矛盾。提出了远中求近、爪中求质、以早攻早和强光生态型在高产优质杂交早稻育种中的技术路线。

关键词: 杂交早稻,育种,高产,优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茎注射外源DNA体内运输及雌不育变异株的研究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8 CSCD

摘要:为探索无融合生殖基因转移途径,用穗茎注射法将无融合生殖大黍总DNA导入水稻品系桂99,获得1雌不育变异,其有性胚囊败育方式与大黍相似.为揭示穗茎注射的外源DNA在体内的运输途径,用显微放射自显影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外源DNA能经维管束的导管被运转到花器官中.

关键词: 水稻,DNA转移,导管,雌不育,无融合生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杂交早稻香两优68的选育与应用

杂交水稻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选用优质、早熟两用核不育系香125S与早籼品系D68配组而育成的香两优68,是一个高产、优质的两系杂交早稻组合,1998年2月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填补了我国优质杂交早稻的空白,在长江流域作早稻种植,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优质,杂交早稻,选育,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