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小粒野生稻(模糊匹配)
7条记录
小粒野生稻基因组DNA水稻的光合性状研究

湖南农业科学 2011

摘要:通过"穗茎注射法",将远缘物种小粒野生稻(Oryza minuta)的基因组DNA导入杂交水稻亲本V20B中,培育出转基因水稻新种质野威B。与亲本V20B相比,野威B的株型较松散,茎较细小,其倒1、倒2和倒3叶的叶面积均显著小于亲本的。从始穗期(Ⅰ期)、齐穗期(Ⅱ期)到乳熟期(Ⅲ期)再到黄熟期(Ⅳ期)和腊熟期(Ⅴ期),野威B和V20B的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两者之间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但野威B的倒1、倒2和倒3叶片的光合速率均极显著高于亲本V20B的光合速率。

关键词: 穗茎注射法 小粒野生稻 基因组DNA 光合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粒野生稻基因种质野威B的产量与米质性状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野威B是将小粒野生稻(Oryzaminuta)的基因组DNA通过穗茎注射法导入杂交水稻亲本V20B中培育出的转基因水稻新种质。与亲本V20B相比,野威B的有效穗数和每穗总粒数小于V20B,但每穗实粒数却高于V20B,平均结实率比V20B增加11.8%,千粒重比V20B的少6g。野威B倒1叶和倒2叶叶鞘中可溶性糖含量先降低,黄熟期略微升高,蜡熟期降低;V20B倒1叶叶鞘中可溶性糖含量变化不明显,倒2叶叶鞘中可溶性糖含量先升高,乳熟期降低,之后升高。野威B的糙米率和整精米率与V20B相近,垩白粒率比V20B降低47.5%,垩白面积下降62.1%,胶稠度比V20B的高,直链淀粉含量比V20B降低39.0%。

关键词: 野威B 小粒野生稻 基因组DNA 产量 米质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cA蛋白介导的小粒野生稻STK类抗性基因富集文库的构建

生命科学研究 2010 CSCD

摘要:利用RecA蛋白的同源重组特性,以生物素标记的STK类抗性基因PCR扩增产物为探针,对小粒野生稻DNA文库进行富集,构建了库容量为1 710个的STK类抗性基因富集文库,通过菌落原位杂交筛选获得21个阳性克隆.其中10个阳性克隆进行了两端测序,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有3个阳性克隆可分别定位于粳稻抗性基因附近和抗性基因内,可能是新的候选抗性基因;有2个阳性克隆可以在粳稻上定位,但周围无抗性基因片段;其它5个阳性克隆由于与栽培稻有多处匹配,不能精确定位。

关键词: RecA蛋白 小粒野生稻 菌落原位杂交 抗性基因 富集文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粒野生稻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的构建

杂交水稻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酵母双杂交系统,利用SMART技术,在酵母菌株AH109中构建了小粒野生稻全长cDNA文库,文库容量约为1×106,插入片段平均大小约为640bp。该文库可以用于进一步的酵母双杂交筛选。

关键词: 小粒野生稻 酵母双杂交 cDNA文库构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粒野生稻STK类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的克隆与分析

生命科学研究 2009 CSCD

摘要:根据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类(serine-threonine kinase,STK)抗病基因结构中保守结构域,设计引物,以小粒野生稻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获得10条STK类抗病基因同源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其都具有STK保守结构域,与已克隆的STK类抗病基因有不同程度的相似性,为进一步克隆小粒野生稻中的STK类抗病基因提供依据.

关键词: 小粒野生稻 抗病基因同源序列 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STK)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粒野生稻可转化人工染色体文库初步构建及筛选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200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小粒野生稻核DNA为材料构建了一个可转化人工染色体文库,获得了5000个克隆,平均插入片段约45 kb。稳定性检测结果表明,小粒野生稻基因组DNA能够在TAC载体中稳定存在。基于已克隆抗性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探针,利用菌落杂交的方法,对文库进行筛选。结果表明,该文库可以用于抗性基因的筛选。

关键词: 可转化人工染色体 基因组文库 小粒野生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孕穗期茎注射野生稻DNA变异株系的RAPD分析

作物学报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野生稻有利基因是培育超高产栽培稻 ( Oryza sativa L,2 n=2 4 AA染色体组型 )的主要技术路线之一。本研究通过穗茎注射法将小粒野生稻 O.minuta( 2 n =4 x=4 8,BBCC染色体组型 )总DNA导入杂交稻当家亲本 V2 0 B,获得了变异株的 3个高世代株系 ;用 RAPD方法对上述 3个株系、供、受体及对照品种明恢 63共 6个材料进行了多态性研究分析。所用 83个 Operon引物均在小粒野生稻与V2 0 B间扩增出多态性产物 ,二者相似系数仅为 2 6.7% ,而明恢 63与 V2 0 B二者的相似系数达 90 .5%。83个引物中有 15个引物在变异株第 7代株系 97C- 77与受体 V2 0 B间扩增出的产物存在差异 ,差异带共有 2 6条 ,占 83个引物在 V2 0 B中扩增出的带数 397的 6.6%。其中 OPB- 18、OPD- 0 3、OPE- 0 9、OPE- 18、OPG- 10及 OPG- 11等 6个引物在 97C- 77中各扩增出 1条只在供体中存在而在受体中不存在的特异带。 2 6条差异带中的 2 4条在共第 3代祖先的第 9代 2个株系 98C- 10 7、 98C- 165与 97C- 77间无差异。因此 ,绝大多数 DNA水平上的变异可能从第 3代起稳定遗传 ;研究结果从 DNA水平证明 ,变异株系中导入了野生稻 DNA,导入野生稻 DNA可能是创造栽培稻新种质的一种有效手段

关键词: 栽培稻 小粒野生稻 DNA转移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