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水稻(模糊匹配)
750条记录
叶面喷施能百旺2.0对水稻产量、品质、干物质积累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作物研究 2023

摘要:为探究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能百旺2.0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以Y两优911为材料,以喷施清水为对照,分析能百旺2.0在不同施氮量条件下对水稻产量、品质、干物质积累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能百旺2.0显著提高了水稻千粒质量,显著降低了水稻茎鞘、叶的干物质质量,提高了籽粒干物质质量,显著提高了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回收利用率和氮肥生理利用率。综合分析,叶面喷施能百旺2.0可促进水稻干物质向籽粒部位积累,有利于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同时可提高肥料利用率。

关键词: 水稻 植物生长调节剂 干物质积累 肥料利用率 能百旺2.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旱改水田水稻旱青立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CSCD

摘要:水稻旱青立病是危害水稻生产的一种生理性病害,近年在旱改水田中发生较重,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很大,但因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给该病的防治带来一定难度.通过调查湖南省茶陵县旱改水田2020、2021年水稻旱青立病的发生情况,分析了该病的发生原因,并通过田间试验提出了防治的具体措施.结果表明,2020年茶陵县旱改水田水稻旱青立病的发病穗率与发病粒率分别达到了 26.42%、26.96%,2021年两项数据也分别达26.30%、24.00%,2020、2021年造成水稻减产分别为25.11%、22.92%.土壤板结严重、透气性差、有机质含量低、长期淹水灌溉是旱改水田该病发生较重的主要原因.通过采用针对性防治措施,包括增施有机肥、施用硫酸钾、撒施生石灰和科学水管理等,水稻旱青立病的发生得到了有效控制,综合治理区该病的病穗率与病粒率分别仅为1.36%、0.72%,而空白对照区分别达26.30%、24.00%.本研究为旱改水田水稻旱青立病的防治提供了重要借鉴.

关键词: 水稻 旱青立病 旱改水田 发病原因 防治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窄叶突变体nrl2新等位基因的鉴定与功能分析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籼型两系不育系Y58S的窄叶突变体nrl2(1)为试验材料,对nrl2(1)突变体材料进行表型、组织学分析,发现该突变体主要表现为叶片变窄且卷曲,维管束发育异常,大、小叶脉数显著减少;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该窄叶表型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通过基因精细定位,发现NRL2(1)定位在第3染色体46 000 bp区间内;图位克隆及候选基因验证结果表明该基因是NRL2的等位基因;测序比对结果显示,突变体的第17个外显子由碱基C变为T,对应的氨基酸由谷氨酰胺变为终止密码子,造成翻译提前终止。以nrl2(1)为亲本材料,选育两系不育系,预期可选育出叶片较窄、株型紧凑、分蘖多的新型两系不育系。

关键词: 水稻 窄叶 突变体 基因克隆 基因功能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水稻中与OsCRK5互作蛋白

生物技术通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研究水稻生长发育调控机制可为水稻品种改良奠定理论基础。钙依赖蛋白激酶(calcium dependent protein kinases, CDPKs)是植物中重要的蛋白激酶,参与植物生长发育以及对环境反应的应答。水稻中的CRK5(CDPKrelated kinase 5)在蛋白序列和结构上与CDPK高度同源。为进一步研究OsCRK5在水稻干旱反应中的功能,本研究利用酵母双杂交筛库技术筛选了OsCRK5的互作蛋白。首先将OsCRK5的1-1 332 bp片段克隆至pGBKT7载体中,获得诱饵载体pGBKT7-OsCRK5,经测序无误后,转化至酵母菌株Y2H Gold中。在营养缺陷培养基中观察到重组蛋白不具有毒性作用及自激活活性,同时利用Western blot分析重组蛋白的表达。进一步利用水稻cDNA文库筛选OsCRK5的互作蛋白,共得到77个阳性克隆。功能预测结果显示,互作蛋白涉及蛋白质合成、贮存和降解过程、转录调控、植物细胞生长和分裂过程、能量代谢和细胞代谢等方面的功能。最后,从阳性克隆中选取参与植物干旱胁迫应答的两个蛋白OsWR1和OsDi19-1,利用酵母双杂交和双分子荧光互补的方法验证其与OsCRK5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为水稻抗旱的遗传改良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水稻 OsCRK5 酵母双杂交 cDNA文库 干旱胁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镉砷同步钝化剂对复合污染农田的修复效果研究(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23

摘要:为筛选出适合镉砷复合污染稻田的同步钝化剂,采取大田试验对15个镉砷同步钝化剂修复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钝化剂有增产效果,其中T5和T13较CK增幅显著,分别增产11.63%和11.17%;钝化剂的稻米降镉效果整体上优于降砷效果,除T3和T14外,其它13个产品的稻米降镉效果明显,降幅在11.74%–60.32%之间;T5、T7、T8、T9、T10、T15等产品的稻米降砷效果明显,降幅在17.95%–23.87%之间;聚类分析表明15个产品可分为3类,即高效降镉并可同步降砷的产品、对稻米降镉、降砷均没有显著效果的产品和具有一定降砷或降镉效果的产品。综合考虑稻米降镉和降砷及增产效果,T4、T5、T13要优于其他12个产品,可在本区域镉砷复合污染稻田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 镉砷同步钝化剂 水稻 重金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S-诱抗素对不同盐胁迫下水稻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核农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S-诱抗素(S-ABA)对调控水稻(Oryza sativa L.)应对逆境胁迫、促进作物逆境生长的作用,以湘两优900为试验材料,在两叶一心及分蘖盛期喷施0.03 mg·L-1 S-ABA(稀释1 000倍),于三叶一心和移栽后返青第5天进行0(CK)、0.3%(N1)和0.6%(N2)NaCl胁迫处理,分析S-ABA对不同生育时期(分蘖期、拔节期和抽穗期)盐胁迫下水稻表型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抑制水稻植株生长,且抑制效果随盐浓度的增加和生育期的延长而增强;与对照(CK)相比,N1、N2处理抑制各生育期光合作用,使各生育期内抗氧化酶活性显著升高,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并提高了非酶促抗氧化物质含量;与CK相比,N1、N2处理分别减产21.09%和55.16%;叶面喷施SN1(S-ABA+0.3%NaCl)和SN2(S-ABA+0.6%NaCl)能促进盐胁迫下水稻植株生长,提高各生育期内的光合能力和叶绿素含量,进一步增强各生育时期内的抗氧化物酶活性、非酶促抗氧化物质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抑制活性氧积累,降低MDA和H2O2含量,SN1较N1、SN2较N2处理分别增产37.47%和70.18%。综上所述,叶面喷施S-ABA可通过增强各生育时期内的光合特性、抗氧化水平和渗透调节能力来有效缓解水稻盐害,最终实现盐胁迫下水稻增产。本研究结果为水稻耐盐性研究及提高盐胁迫下水稻产量提供了理论指导。

关键词: 水稻 S-诱抗素 盐胁迫 抗氧化损伤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嗜硫小红卵菌HNI-1菌剂对水稻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效

湖南农业科学 2023

摘要:为明确嗜硫小红卵菌HNI-1菌剂对水稻细菌性病害的防治效果,试验以感病品种玉针香为供试水稻品种,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该菌剂对水稻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0亿CFU/m L嗜硫小红卵菌HNI-1悬浮剂100、200、300 mL/667m~2处理对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效在末次药后14 d为56.76%~69.48%,其中300 mL/667m~2处理的防效高于对照药剂20%噻菌铜悬浮剂100 mL/667m~2处理,但差异不显著;3种浓度药剂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效在末次药后14 d为62.49%~72.98%,且300 mL/667m~2处理的防效显著高于对照药剂处理。这表明嗜硫小红卵菌HNI-1菌剂具有防控水稻细菌性病害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 水稻 嗜硫小红卵菌HNI-1 细菌性病害 白叶枯病 细菌性条斑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耐黄腐酸水稻品种筛选及其生理响应

杂交水稻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前期研究发现,在淹水条件下黄腐酸能显著抑制稗草生长,具有防控水田稗草的潜力,而评估黄腐酸对水稻的安全性是利用其进行稻田稗草防治的重要前提,因此,对水稻安全性进行系统测评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模拟田间淹水条件下加入0.8 g/L黄腐酸溶液处理24个水稻品种幼苗,测定其株高、根长和株鲜重的抑制率,筛选出耐黄腐酸水稻品种并对其进行酶活力的测定,进一步通过稻—稗共生实验进行初步验证。结果表明,0.8 g/L黄腐酸对创两优669、隆晶优534、隆优丝苗、金谷优3301等4个水稻品种幼苗的株高、根长、株鲜重无抑制作用,而对其他供试水稻品种均具有抑制作用;同时通过茎叶酶活力的测定,发现耐黄腐酸水稻品种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活力均升高;后期稻—稗共生试验验证0.8 g/L黄腐酸能显著抑制稗草的生长,而对耐黄腐酸水稻品种生长无显著影响。研究结果为稻田稗草生态防控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水稻 黄腐酸 酶活力 品种筛选 控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籼型水稻中稻瘟病抗性基因分布及抗性研究

杂交水稻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稻瘟病严重威胁着水稻的安全生产。目前,培育抗性品种是控制稻瘟病危害最经济有效的途径之一。本研究利用11个主效稻瘟病抗性(R)基因(Pi2、Piz-t、Pi9、Pi54、Pik-m、Pid3、Pib、Pit、Pi5、Ptr和Pita)的分子标记对48个常规稻、15个不育系和129个杂交稻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在常规稻中,Ptr和Pi5的分布频率均为35.42%,Pib、Pi2、Piz-t、Pit的分布频率介于20.0%~30.0%之间,其余均在15%以下;在不育系中,Pita的分布频率为40.0%,其余均在20%以下;杂交稻中,Pita、Pib、Pi54、Ptr和Pi5的分布频率在40.31%~55.04%之间,其余均在20%以下;Pita在各个品系中均广泛存在,频率介于35.42%~51.16%。田间抗性评价表明,R基因较多的品种具有较高的抗性。综上所述,在参试的水稻材料中,不育系中存在抗性基因较少,所有类型材料中广谱抗性基因分布较少,抗性基因聚合可以有效提高稻瘟病田间抗性。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 抗瘟基因 分子标记 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剩余杂合体衍生的近等基因系定位水稻株高QTL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CSCD

摘要:为挖掘有育种利用价值的水稻株高新基因,以来源于'Katy'/'湘743'且在第1染色体RM11383-RM1198区间杂合的一个剩余杂合体RHL1030(F10)为材料,遗传分析RHL1030衍生群体,显示在该区间鉴定到控制株高QTL,增效等位基因来自于'湘743'.应用SSR标记检测,从RHL1030衍生群体筛选杂合区间分别为RM3411-RM11782和RM6703-RM1198的两个单株,自交一代形成2个F2群体,验证并界定株高QTL在RM6703-RM1198区间.从RM6703-RM1198区间分离群体筛选RM6703-RM8085区间杂合的3个单株和RM5389-RM1198区间杂合的1个单株,自交一代形成4个F2群体,从群体中分别筛选母本纯合型、父本纯合型和杂合型单株各40株构成近等基因系进行方差分析,最终界定株高QTL在RM11782-RM5389区间,物理位置34.17M~35.73 Mb.本研究定位到一个新的控制株高QTL,为改良水稻株型提供资源.

关键词: 剩余杂合体 近等基因系 株高 水稻 数量性状位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