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致病性(模糊匹配)
10条记录
稗草生防菌株NX1的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研究

微生物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稗草是我国农田危害最严重的恶性杂草之一,化学除草剂的长期使用导致杂草抗药性上升、环境污染等诸多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开发绿色、环境友好的高效除草剂显得十分必要且迫切。【方法】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NX1菌株,并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研究NX1菌株的致病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经鉴定NX1菌株可能为弯孢属新种(Curvularia sp.)。该病原菌在25-30℃、pH为5-11的条件下均能生长和产孢,其中,在pH为9、30℃条件下产孢量最高。光照条件虽然不影响菌丝的生长,但连续光照条件有利于NX1菌株产孢。NX1菌株在不同碳源、氮源条件下都能生长,其中对玉米粉和硝酸钠的利用效果最好。室内生防试验表明,湿度、稗草叶龄、光照时间及孢子浓度均是显著影响NX1菌株致病性的因素,其中湿度是最关键的因素。作物安全性试验表明,该菌株的分生孢子液对水稻、油菜、辣椒和茄安全。【结论】综上所述,菌株NX1对环境和营养条件要求不高,适合工业化生产及田间应用,具有开发成为生物除草剂的潜力。

关键词: 稗草 弯孢菌 致病性 作物安全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非亲和性稻瘟病菌对水稻的诱导抗性

植物保护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不同菌株间的相互作用,选择与单抗性基因系水稻IRBL5-M(携带抗性基因Pi5)表现为亲和性的菌株HN52与非亲和性的菌株HN119为研究对象,将其单独或混合接种到单抗性基因系水稻IRBL5-M中,并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接种后水稻叶鞘的发病情况及病斑面积,测定接种后水稻内相关抗性基因OsWRKY45、OsNPR1、OsPR10、OsMAPK2的表达量以及活性氧的变化。结果显示,相较于单独接种亲和性菌株,混合接种后单抗性基因系水稻IRBL5-M病斑发病面积减少;混合接种中亲和性菌株HN52菌丝侵染能力降低,侵染菌丝细胞间扩展率显著降低73.13%;同时单抗性基因系水稻IRBL5-M中OsWRKY45、OsNPR1、OsPR10和OsMAPK2抗性基因表达量显著增加,水稻叶片中活性氧含量增加,表明在菌株混合侵染过程中,非亲和性菌株可通过激发水稻的抗性反应来降低亲和性菌株对水稻的侵染程度。

关键词: 稻瘟病菌 混合接种 诱导抗性 抗性基因 亲和性菌株 致病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茄斑驳花叶病毒在我国茄科作物上的发生及生物学特性

中国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鉴定烟草花叶病毒属(Tobamovirus)新种番茄斑驳花叶病毒(Tomato mottle mosaic virus,ToMMV)当前在我国茄科作物上的发生危害情况、主要分布地区和自然寄主,明确其主要寄主范围、传播途径和致病性等生物学特性。【方法】利用RT-PCR方法对2013—2017年采自我国云南、贵州、四川、海南、湖南、河南、陕西、山东、湖北、浙江、辽宁、西藏和内蒙古13个省(自治区),表现为花叶、皱缩、畸形、黄化、坏死等疑似病毒病症状的茄科作物辣椒、番茄、茄子、马铃薯和烟草等样品进行ToMMV的检测。分别将ToMMV进行摩擦接种和注射接种,对感染ToMMV的珊西烟获得的种子及由种子萌发的幼苗进行ToMMV检测,对由健康种子萌发且在含有ToMMV毒源土壤中生长的6—8叶龄辣椒和番茄幼苗进行ToMMV检测,以此开展ToMMV传播方式的测试。在茄科、葫芦科、豆科和十字花科等6科30种植株上开展ToMMV的寄主范围鉴定和不同辣椒、番茄材料对ToMMV的抗性鉴定。【结果】我国13个省(区)共采集茄科作物疑似病毒病样品1 622份,ToMMV的平均检出率为2.59%,目前ToMMV已在我国云南、湖南、海南、辽宁、陕西、西藏和内蒙古7个省(区)发生。其中云南、湖南、海南、陕西和西藏的辣椒上有ToMMV的发生,而云南、海南、辽宁及内蒙古的番茄上有ToMMV的发生,平均检出率分别为2.51%和3.46%,尚未在茄子、马铃薯和烟草样品中检测到ToMMV的侵染。ToMMV可通过摩擦、注射、种子带毒及土壤带毒进行传播,且种子带毒率越高,对种苗生长的影响越大;寄主范围测试发现,ToMMV可侵染几乎所有供试的茄科和十字花科植物,及部分豆科和葫芦科植物。筛选出对ToMMV免疫的辣椒材料1份、高抗的辣椒材料2份以及对ToMMV高抗的番茄材料2份。【结论】ToMMV目前已在我国辣椒、番茄上发生,人工条件下ToMMV的寄主范围较广,致病力强,在我国有逐渐扩散和流行的趋势,很可能会成为未来蔬菜作物尤其是茄科作物上危害严重的主要病毒之一。

关键词: 番茄斑驳花叶病毒 茄科作物 发生分布 传播方式 致病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玫烟色棒束孢菌对茶芽粗腿象甲杀虫效果初探

湖南农业科学 2020

摘要:为明确玫烟色棒束孢菌对茶芽粗腿象甲的室内毒杀作用,试验以孢子浓度为2.5×107、5.0×107、7.5×107、1.0×108个/mL的玫烟色棒束孢菌孢子悬浮液进行处理.结果表明:玫烟色棒束孢菌对茶芽粗腿象甲有明显致病性,随着孢子浓度的增大,茶芽粗腿象甲的致死率增大,推荐使用孢子浓度为(7.5~10.0)×107个/mL的玫烟棒束孢菌悬浮液防治茶芽粗腿象甲.

关键词: 玫烟棒束孢菌 茶芽粗腿象甲 致病性 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胶孢炭疽菌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植物保护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由辣椒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导致的辣椒炭疽病是辣椒生产上最为严重的真菌病害之一。本文以辣椒胶孢炭疽菌CSLL11为供试菌株,采用PEG-CaCl_2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法,将含有潮霉素B抗性基因和eGFP表达基因的DNA片段成功转入辣椒胶孢炭疽菌的原生质体中,获得了稳定表达绿色荧光的转化子,从而成功建立了辣椒胶孢炭疽菌的遗传转化体系。试验结果表明,可有效筛选阳性转化子的潮霉素B浓度为500 mg/L;PCR及Southern blot结果显示,eGFP表达基因已单拷贝整合至辣椒胶孢炭疽菌转化子的基因组中;使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第一代及继代培养后的转化子,菌丝与分生孢子均表现出强烈的绿色荧光信号,说明GFP能在转化子中稳定遗传;将转化子与野生型菌株相比,菌落形态、生长速率及致病力水平无明显差异。本研究建立了辣椒胶孢炭疽菌遗传转化体系并获得了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转化子,对辣椒炭疽菌与寄主互作的研究及病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辣椒炭疽病菌 遗传转化 GFP 生长 致病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非结构蛋白的致病性分析

杂交水稻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马铃薯X病毒(Potato virus X,PVX)异源病毒载体在本氏烟中分别和共同表达了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可能编码的6种非结构蛋白(Pns52、Pns6、Pns71、Pns72、Pns91和Pns92),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其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与PVX空载体侵染的本氏烟相比,只有Pns92蛋白的表达能够表现出典型的花叶症状,6种蛋白共同表达时的症状与Pns92单独表达呈现的症状相似。推测Pns92可能与病毒的致病性有关。

关键词: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非结构蛋白 致病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柑橘炭疽病菌的分离、鉴定及在果实上的潜伏侵染特性

果树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柑橘炭疽病原菌的种类及其潜伏侵染特性,为柑橘病害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采自湖北省3个地区的炭疽病样品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形态学特征观察和致病性测定并采用r DNA-ITS序列分析法对代表菌株T4进行分子鉴定。此外,通过组织分离法,研究炭疽病菌在柑橘花器和发育期果实上的潜伏情况。【结果】获得的19株致病菌均为胶孢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但菌株间的致病力存在明显差异;T4菌株的测序结果与NCBI已登录的胶孢炭疽菌序列(FJ459917.1,FJ459916.1)比对发现,一致性达100%。柑橘炭疽病菌在花器和果实上的潜伏侵染呈一定的规律性:花器官中,花瓣的带菌率最高;果实上,果蒂和脐部带菌率最高,其次为果柄部位。【结论】研究区域的柑橘花和果实均携带胶孢炭疽病菌,该病菌具有潜伏侵染的特性。生产上要重视花期的病害防控,果实采后贮藏时需重视对果蒂部、脐部及果柄部位的消毒处理。

关键词: 柑橘 炭疽病菌 致病性 r DNA-ITS 潜伏侵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莲藕腐败病病原菌致病性及遗传差异性的研究

长江蔬菜 2010

摘要:对采自湖南省不同地区的莲藕腐败病病原菌进行了藕块菌丝块和菌丝体接种、藕叶菌丝块和孢子悬浮液喷雾等人工接种,以测定其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用病原菌菌丝块对嫩藕藕块进行接种发病率最高,发病最重,可作为室内莲藕抗腐败病品种筛选、病原菌致病性室内测定的首选接种方法。试验结果还表明,来源于非莲藕寄主的镰刀菌对莲藕具有一定的侵染性,使莲藕呈现典型的腐败病症状。此外,应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供试镰刀菌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UPGMA聚类分析显示:供试菌株间存在着一定的遗传差异性。

关键词: 莲藕 腐败病菌 人工接种 致病性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莲藕腐败病病原菌人工接种致病性测定方法的研究

湖南农业科学 2009 CSCD

摘要:为确定室内筛选抗腐败病(Fusarium)莲藕品种及测定该病病原菌致病性分化的适宜方法,对莲藕腐败病病原菌进行了菌丝体牙签接种、菌丝块接种和孢子悬浮液喷雾接种等人工接种方法的致病性测定。实验结果表明,用病原菌菌丝块对嫩藕藕块进行接种发病率最高,发病最重,可作为室内莲藕抗腐败病品种筛选、病原菌致病性室测定的首选接种方法。此外,试验结果还表明,来源于非莲藕寄主的镰刀菌对莲藕具有一定的侵染性,使莲藕呈现典型的腐败病症状。

关键词: 莲藕 腐败病菌 人工接种 致病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纹枯病病原与流行规律的研究

植物保护 1989

摘要:大豆纹枯病菌具有典型的Rhizoctonia solani特性,其无性世代形态、培养性 状、致病性与水稻纹枯病菌及棉立枯病菌有明显的差异;不侵染辣椒、普通烟,与棉花立枯病菌、水稻纹枯病菌不发生菌丝融合现象,该菌与水稻纹枯病菌能交互侵染大豆、水稻,稻-豆轮作将加重纹枯病的发生。大豆纹枯病田间流行曲线属“S”型,在始发期连续2次施用井岗霉素(50ppm)或(40%)多菌灵(500倍),防效可达85%以上。

关键词: 大豆纹枯病菌 致病性 季节流行规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