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育性(模糊匹配)
8条记录
水稻CMS-WA育性的光温敏感性分析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稻(Oryza sativa)细胞质雄性不育(cytoplamic male sterility, CMS)系花粉育性不同程度的波动,直接影响杂交稻种子纯度。为了研究水稻野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cytoplamic male sterility of wild abortion, CMS-WA)系育性的光温敏感性,本研究设置4个播栽期,4个不同光照长度处理,选择3个微效恢复基因数量不同的野败型(wild abortion type, WA)不育系'珍汕97A'、'龙特浦A'和'京福1A',以嵌合颖花率(rate of florets with fertile anthers)和黑染花粉率(dark pollen rate by I2-IK dyed)为育性指标,应用回归模型分析播栽期温度及光照长度对不育系花粉育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光温互作对不育系中微效恢复基因的表达有重要的影响,随着播栽温度的上升,3个不育系的黑染花粉率和嵌合颖花率总体上均表现上升趋势,'珍汕97A'、'京福1A'的花粉育性对光照长度没有明显的反应,而光照长度对'龙特浦A'的效应达显著水平(P<0.05)。'龙特浦A'可归类为温光并进型,光照长度作用随播栽期温度同时发生互促效应,温光并进型不育系采取早繁早制的措施,种子纯度高;而在选育和提纯上,应在高播栽期温度短日照的条件下进行,及早剔除不合格单株或株系。'珍汕97A'和'京福1A'可归类为温度敏感型,光照长度效应不明显,因而低播栽期温度下繁殖和制种,高播栽期温度下选育和提纯,效果较好。本研究结果对不育系原种提纯、选育改良及繁殖制种具有指导和参考作用。

关键词: 水稻 野败型(WA) 细胞质雄性不育(CMS) 温光互作 育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CMS-WA育性对播栽温度敏感性分析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本文旨在分析播栽温度对水稻野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性(wild abortive type 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CMS-WA)的影响,为不育系选育、提纯、繁殖和制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置16.8、21.2、24.5、27.3、30.1℃5个播栽温度,在自然温度梯度压力下,选择3个不同微效恢复基因数量的野败型(wild abortion type,WA)不育系珍汕97A、龙特浦A和京福1A,以嵌合颖花率和黑染花粉率为指标进行对比研究,应用回归模型和主效可加互作可乘模型(additive main effects and multiplicative interaction,AMMI),分析不育系花粉育性的变化动态。[结果]随着播栽期的推迟,不育系播始历期缩短,生育进程加快,有效积温总体呈先升后降趋势,表现感温性。播栽温度在20.1~30.1℃时能提高不育系黑染花粉率和嵌合颖花率,呈正效应。随着播栽温度的上升,3个不育系的黑染花粉率和嵌合颖花率总体上均表现上升趋势,龙特浦A响应极显著,京福1A和珍汕97A表现不显著。珍汕97A花粉育性平均值较低,黑染花粉率和嵌合颖花率分别为1.398%和5.628%,其基因型互作效应主成分轴(interaction principal component axis,ICPA1)值分别为-1.632和-1.512,表明其不育性稳定,花粉育性对播栽温度敏感度低;龙特浦A和京福1A花粉育性平均值较高,二者的黑染花粉率分别为9.836%和7.580%,嵌合颖花率分别为14.788%和11.810%,黑染花粉率基因型IPCA1数值分别为1.114和0.518,嵌合颖花率基因型IPCA1数值分别为0.133和1.379,表明其不育性较不稳定,花粉育性对播栽温度变化相对敏感。[结论]根据温度对不育系育性影响的变化规律,对于温度敏感型的不育系,宜采取早繁早制的措施,保证种子纯度。在不育系选育和遗传提纯上,应在微效恢复基因高效表达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可及早剔除不合格单株或株系,以获得不育性较稳定后代。

关键词: 水稻 野败型 CMS 播栽温度 育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反向温敏不育系在寒地稻区的育性表现

杂交水稻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多年的田间观察发现:水稻反向温敏不育系雁农S在黑龙江哈尔滨地区的全年最高温时段(7月下旬至8月下旬)败育彻底,不会发生育性转换,自交结实率为0,推测其不育起点温度高于28℃;由雁农S转育而来的大多数粳型反温敏不育株系在7—8月都能完全败育而不发生自交结实现象,表明雁农S来源的不育系在寒地稻区的不育安全期长,不育特性相对稳定,为推动寒地杂交粳稻发展及实现原地制种提供了理想的遗传工具。

关键词: 杂交粳稻 反温敏不育系 寒地 雁农S 育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反向温敏不育系在寒地稻区的育性表现(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7

摘要:反向温敏不育系雁农S具有高温可育和低温不育特性,该研究对雁农S及其转育而来的粳型反向温敏不育系在黑龙江哈尔滨地区的育性表现进行了探讨。多年的田间观察结果表明,水稻反向温敏不育系雁农S在黑龙江哈尔滨地区的全年最高温时段(7月下旬至8月下旬)败育彻底,不会发生育性转换,自交结实率为0,推测其不育起点温度高于28℃;由雁农S转育而来的大多数粳型反温敏不育株系在7~8月都能完全败育而不发生自交结实现象,表明雁农S来源的不育系在寒地稻区的不育安全期长,不育特性相对稳定,为推动寒地杂交粳稻发展及实现原地制种提供了理想的遗传工具。

关键词: 杂交粳稻 反温敏不育系 寒地 雁农S 育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温处理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筛选核心单株的效果研究

杂交水稻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安农810S、P88S、C815S生产用种作为试验材料,连续2 a用相对稳定低温处理处于幼穗分化雌雄蕊形成期的不育系群体,分析低温处理后群体的育性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根据光温敏核不育系鉴定时育性起点温度设定处理温度,不同不育系的群体育性分布频率不同;用接近鉴定时的育性起点温度的低温处理时,群体育性分布表现为偏向于完全不育和半不育的左截尾正态分布;用显著低于鉴定时的育性起点温度的低温处理时,群体育性分布表现为偏向于育性恢复的右截尾正态分布;第2年,用相对稳定低温处理核心株群体,3个不育系群体育性分布趋于一致,完全不育株占大多数,但仍存在一定比例的半不育株和育性恢复50%以上的单株。因此,用低温处理生产用种来筛选核心单株时,需要用相对稳定的接近不育系鉴定起点温度的适宜低温连续筛选多年,才能得到比较理想的核心种子或者原原种。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光温敏核不育系 提纯 繁殖 低温 育性 核心单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CMS-WA微效恢复基因的遗传分析

福建农业学报 2013

摘要:为分析水稻育性微效恢复基因的表型遗传,以套袋自交结实率、嵌合颖花率和黑染花粉率为指标考查野败型(WA)不育系珍汕97A、龙特浦A和京福1A的育性在3个转育高世代中的表现。研究结果:黑染花粉粒的出现与微效恢复基因有关,导致不育系自交结实,从而产生杂株;采取遗传提纯等方法可以排除部分微效恢复基因,达到提纯和去杂的目的,若要完全将其排除,在理论和实践上是不可能的;嵌合颖花率适合作为微效恢复基因遗传分析的量化指标,为进一步研究其分子遗传提供基础。

关键词: 水稻 野败型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育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光温敏核雄性不育性与早熟性遗传研究

湖南农业科学 2000 CSCD

摘要:以不同来源的典型籼稻光温敏不育系和不同生态类型的常规品种为材料 ,研究了其光温敏核不育性遗传规律及其与生育期的关系 ,结果表明 :(1)不同生态类型的常规籼稻品种均能恢复光温敏不育系的育性 ;(2 )不同来源的光温敏不育基因在可恢程度上有明显差异 ;(3)不同来源的光温敏核不育基因均能在不同生态类型的常规籼稻品种遗传背景中表达 ;(4)育性遗传与生育期遗传是完全独立的 ,以迟熟、强感光的晚稻常规品种为不育基因受体亲本 ,也能选育到早熟的完全不育株 ;(5 )在与早、中稻常规籼稻品种杂交时 ,早熟性遗传表现为超显性、完全显性或部分显性 ,但在与感光性强的晚稻品种杂交时 ,母本不育系的生育期对杂种生育期有较大的影响。对光温敏不育系可恢性较差的遗传机制以及早熟、优质实用光温敏不育系的选育策略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籼稻 光温敏不育系 育性 生育期 遗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模拟盛夏低气温条件下水温对水稻温敏不育系育性的影响

中国水稻科学 1997 北大核心 CSCD

关键词: 气温 温敏不育系 水温 育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