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杂交粳稻(模糊匹配)
17条记录
早花时长粒中粳不育系常12-101A的选育与应用

杂交水稻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常12-101A是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自育的BT型粳稻不育系A352为母本,常410-2B/10B-4的F5代稳定的长粒型柱头外露率高的品系为父本,经连续多代回交转育而成的早花时优质长粒型中粳稻不育系,2019年9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现场鉴定。常12-101A具有不育性稳定、花时早、配合力强、柱头外露率较高、较易制繁种等特点。所配杂交晚粳组合常优粳8号(常12-101A/CR-998)于2020年11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杂交粳稻 不育系 常12-101A 长粒 早花时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花时迟熟中粳稻不育系常5-108A的选育与应用

中国种业 2021

摘要:常5-108A是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自育的BT型粳稻不育系A499为母本,常粳10-1/10B-4的F5稳定的柱头外露率高的稳定新品系为父本,经多代回交转育而成的优质三系粳稻不育系,2019年9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育性鉴定。常5-108A具有不育性稳定、花时早、配合力强、柱头外露率较高、制繁种产量高等特点。所配组合常优17-7于2020年11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杂交粳稻 不育系 常5-108A 早花时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长粒型粳稻不育系常410-2A的选育

杂交水稻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常410-2A是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和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BT型粳稻不育系武运粳7号A为母本,常农粳5号/常01-11B的F5代稳定品系为父本,经多代回交转育而成的长粒型粳稻三系不育系,2018年9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育性鉴定。常410-2A不育性稳定,具有优质、早花时、张颖角度较大、柱头部分外露、异交结实率高、较易制繁种等特点。所配组合常优粳7号(常410-2A/CR-928)为长粒型杂交粳稻,于2019年3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

关键词: 杂交粳稻 不育系 常410-2A 长粒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抗稻瘟病杂交粳稻新组合常优粳8号的选育

中国种业 2021

摘要:常优粳8号是用自育的BT型优质中粳不育系常12-101A与高抗稻瘟病优质恢复系CR-998杂交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晚粳稻新组合,具有营养生长旺盛、米质优、抗性强、产量高等特点,2020年11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上海、江苏南部、安徽沿江、湖北沿江的粳稻区作单季晚粳稻栽培。对其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机插栽培和制种技术等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杂交粳稻 常优粳8号 优质 抗稻瘟病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反向温敏不育系在寒地稻区的育性表现

杂交水稻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多年的田间观察发现:水稻反向温敏不育系雁农S在黑龙江哈尔滨地区的全年最高温时段(7月下旬至8月下旬)败育彻底,不会发生育性转换,自交结实率为0,推测其不育起点温度高于28℃;由雁农S转育而来的大多数粳型反温敏不育株系在7—8月都能完全败育而不发生自交结实现象,表明雁农S来源的不育系在寒地稻区的不育安全期长,不育特性相对稳定,为推动寒地杂交粳稻发展及实现原地制种提供了理想的遗传工具。

关键词: 杂交粳稻 反温敏不育系 寒地 雁农S 育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反向温敏不育系在寒地稻区的育性表现(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7

摘要:反向温敏不育系雁农S具有高温可育和低温不育特性,该研究对雁农S及其转育而来的粳型反向温敏不育系在黑龙江哈尔滨地区的育性表现进行了探讨。多年的田间观察结果表明,水稻反向温敏不育系雁农S在黑龙江哈尔滨地区的全年最高温时段(7月下旬至8月下旬)败育彻底,不会发生育性转换,自交结实率为0,推测其不育起点温度高于28℃;由雁农S转育而来的大多数粳型反温敏不育株系在7~8月都能完全败育而不发生自交结实现象,表明雁农S来源的不育系在寒地稻区的不育安全期长,不育特性相对稳定,为推动寒地杂交粳稻发展及实现原地制种提供了理想的遗传工具。

关键词: 杂交粳稻 反温敏不育系 寒地 雁农S 育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反温敏不育系选育寒地杂交粳稻的设想与初步实践

北方水稻 2017

摘要:阐述了寒地特有生态条件对水稻育种的要求,分析了寒地杂交粳稻育种的主要途径,强调了发展寒地粳型反温敏不育系的重要意义,根据携带反温敏不育基因rtms的雁农S在黑龙江省的育性表现,提出了培育粳型反温敏不育系的技术策略,建立了寒地杂交粳稻设计参数,为寒地杂交粳稻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关键词: 反温敏不育系 寒地 杂交粳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省杂交粳稻与常规粳稻新品种主要性状比较

江苏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2013-2015年江苏省粳稻新品种区域试验数据,对参试的杂交粳稻与常规粳稻主要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及抗病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与常规粳稻相比,杂交粳稻在株高、分蘖率和每穗总粒数上具有较强的正向竞争优势,但成穗率、有效穗数、结实率、千粒质量为负优势,杂交粳稻在产量上没有明显的竞争优势。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每穗总粒数与结实率对杂交粳稻产量贡献最大。杂交粳稻的主要品质性状与常规粳稻相比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在各类型品种(组合)间的变异系数明显大于其他品质性状。杂交粳稻的垩白粒率、垩白度及直链淀粉含量优质达标率均偏低,表明垩白粒率和垩白度高以及直链淀粉含量偏低是制约江苏省杂交粳稻品质性状提高的主要因素。杂交粳稻对苗瘟、穗颈瘟、条纹叶枯病的抗性总体强于常规粳稻,对纹枯病的抗性总体弱于常规粳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与常规粳稻相比,杂交中粳较弱,杂交晚粳较强。综上所述,江苏省杂交粳稻育种中在提高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的基础上应加强垩白性状的改良,并重视综合抗病性的选择。

关键词: 杂交粳稻 常规粳稻 农艺性状 品质性状 抗病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杂交水稻推广历程及现状分析

杂交水稻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中国杂交水稻从1976—2015年推广40 a之际,对中国杂交水稻、两系杂交水稻、杂交粳稻的推广历程与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76—2013年,中国杂交水稻累计推广5.316 2亿hm2,并于1995年达到2 089.78万hm2的历史最大面积,占当年水稻面积的67.97%,但杂交水稻面积及其占水稻面积的比例在1999年以后呈现缓慢下降趋势,至2013年维持在1 617.87万hm2,占水稻面积的53.37%;1996—2013年年推广面积在0.67万hm2以上的杂交水稻主要品种数量由133个增加到532个,而单个主要品种的平均年推广面积则由11.01万hm2下降到2.36万hm2,品种竞争越来越激烈,突破性品种匮乏;1996—2013年两系杂交水稻占杂交水稻面积的比例由0.92%上升到33.59%,两系杂交水稻已经成为杂交水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杂交粳稻的年推广面积维持在20万~26万hm2,占杂交水稻面积的比例维持在1.1%~1.5%的极低水平,杂交粳稻在杂交水稻中的地位还极其微弱。

关键词: 杂交水稻 两系杂交水稻 杂交粳稻 推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SSR标记鉴定杂交粳稻‘常优1号’种子纯度

分子植物育种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建立一套快速有效的鉴定交粳稻‘常优1号’种子纯度的方法,本研究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三系杂交粳稻‘常优1号’及其父母本的多态性进行了引物筛选和种子纯度鉴定研究。从24对SSR引物中筛选到1对在‘常优1号’和其双亲之间表现为稳定的共显性且能将杂交种及其亲本完全区分开的引物。利用筛选的RM208引物对‘常优1号’200粒种子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常优1号’种子纯度为96%,与大田1 000株杂交种纯度鉴定结果 98.2%相比,SSR标记与大田种植鉴定结果基本一致。研究结果表明,引物RM208可用于‘常优1号’种子纯度的鉴定,有助于‘常优1号’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 SSR标记 杂交粳稻 常优1号 纯度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