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春玉米(模糊匹配)
10条记录
栽培模式对湖南春玉米产量形成和氮素利用的影响

作物研究 2020

摘要:为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对湖南春玉米产量、干物质积累、灌浆特性和氮素利用的影响,于2017年在长沙以登海605为供试品种,设置基础地力产量(FP)、农户产量(PP)、高产高效产量(HY)和高产记录产量(SHY) 4种栽培模式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模式之间产量差异显著,FP、PP、HY、SHY产量分别达到4359. 30、6565. 86、7586. 31、9748. 68 kg/hm2。与FP相比,PP、HY、SHY提高了玉米干物质积累量、氮素积累量和叶面积指数,延长了灌浆活跃期。PP处理氮素农学利用率、氮素偏生产力最高,SHY处理的氮肥当季回收率最高,说明通过对种植密度、施肥量和追肥方式等栽培技术集成与优化,可提高春玉米产量。

关键词: 春玉米 栽培 产量 灌浆特性 湖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肥模式对南方红壤旱地春玉米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当地常规施肥模式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施肥模式(常规施肥加有机肥全层施用、常规施肥加有机肥穴施和常规施肥加钾肥)对南方红壤旱地春玉米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春玉米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大小顺序为常规施肥加有机肥穴施>常规施肥加有机肥全层施用>常规施肥加钾肥>常规施肥;单株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大小顺序均为常规施肥加有机肥穴施>常规施肥加有机肥全层施用>常规施肥加钾肥>常规施肥;各个主要生育时期,常规施肥加有机肥全层施用和常规施肥加有机肥穴施处理植株根系干重均显著(P<0.05)高于其他处理;拔节期、抽雄期和成熟期,常规施肥加有机肥穴施处理植株茎和叶干重均显著(P<0.05)高于其他处理;不同处理0~20cm土壤含水量均高于对照,其大小顺序为常规施肥加有机肥穴施>常规施肥加有机肥全层施用>常规施肥加钾肥>常规施肥;常规施肥加有机肥穴施处理穗长、行粒数、每穗粒数和百粒重均显著高于(P<0.05)对照;玉米产量大小顺序为常规施肥加有机肥穴施>常规施肥加有机肥全层施用>常规施肥加钾肥>常规施肥,常规施肥加有机肥全层施用、常规施肥加有机肥穴施和常规施肥加钾肥处理的籽粒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6.59%、25.40%和3.32%。总之,有机肥穴施有利于增加春玉米地下和地上部物质积累量、增加籽粒产量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春玉米 施肥模式 干物质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栽培模式对南方丘陵红壤旱地春玉米生理生化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我国南方丘陵红壤旱地春玉米Zea mays L.的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覆膜栽培、有机肥及增施钾肥进行耦合,以常规施肥+裸地为对照(CK),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对南方丘陵红壤旱地春玉米的生理生化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常规施肥+有机肥+钾肥+地膜覆盖(TOK)的产量最高,比CK提高了3.4%;TOK的百粒质量分别比常规施肥+有机肥+地膜覆盖(TO)、常规施肥+K肥+裸地(TK)、CK提高了14.9%、15.1%、20.4%;各项抗旱指标值均表现为CK>TK>TO>TOK;各生育时期的净光合速率(Pn)均表现为TOK>TO>TK>CK,成熟期各处理之间Pn的变化幅度最大,达到了43.62%。【结论】TOK能有效地增加春玉米的Pn,增强抗旱性,有利于实现高产,是我国南方丘陵地区红壤旱地春玉米高产的最佳栽培方式之一。

关键词: 春玉米 红壤 栽培模式 生理生化特性 抗旱性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肥模式和覆盖方式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南方红壤旱地不同施肥模式和覆盖方式下春玉米干物质积累、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特征,对于该区域科学评价及合理利用施肥模式具有重要意义。以当地常规施肥模式(CK)为对照,研究了南方红壤旱地不同施肥模式和覆盖方式(TOK:常规施肥+有机肥+K肥+地膜覆盖;TO:常规施肥+有机肥+地膜覆盖,TK:常规施肥+K肥+露地)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春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大小顺序为TOK>TK>TO>CK。苗期和拔节期,TOK和TK处理春玉米的单株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抽雄期和成熟期,TOK处理均显著(P<0.05)高于对照。各个主要生育时期,TOK处理植株的根系干重均显著(P<0.05)高于其他处理,TOK和TK处理植株的茎和叶干重均显著(P<0.05)高于其他处理。各个主要生育期,不同处理0~20 cm的土壤含水量均高于对照,其大小顺序为TOK>TO>TK>CK;水分利用效率大小顺序为TOK>TK>TO>CK,以TOK处理为最高,比对照增加38.04%。TK、TO和TOK处理的穗粗、行数与对照均无明显差异,但其穗长、行粒数、每穗粒数和百粒重均显著高于(P<0.05)对照。玉米产量大小顺序为TOK>TK>TO>CK,TOK、TK和TO处理的籽粒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34.41%、11.72%和8.36%。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增施有机肥和K肥、采取地膜覆盖有利于增加春玉米干重物质积累量,增加籽粒产量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关键词: 春玉米 施肥模式 覆盖方式 干物质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南省春玉米主产区最佳施肥量研究

作物研究 2016

摘要:对湖南省最近几年开展的玉米"3414"肥料试验结果数据进行汇总,利用三元二次方程模型对不同肥力等级土壤中氮磷钾施用量与产量关系进行模拟分析,基于模型分析高、中、低土壤肥力条件下获得最高产量和最佳经济效益产量时分别对应的N,P2O5和K2O施肥量。结果表明:高肥力土壤获得最高产量和最佳经济效益产量对应的氮磷钾肥施用量分别为198.645,84.975,94.74和168.135,75.15,80.43 kg/hm2;中等肥力土壤获得最高产量和最佳经济效益产量对应的施肥量分别为217.74,86.025,108.495和189.825,79.965,91.14 kg/hm2;低肥力土壤获得最高产量和最佳经济效益产量对应的施肥量分别为217.53,103.98,135和198.39,92.31,128.19 kg/hm2。高中低3种类型土壤的最佳经济效益产量分别为7388.7,7519.5和7763.7 kg/hm2。

关键词: 春玉米 施肥 产量 湖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方丘陵红壤旱地不同施肥模式对春玉米生物学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玉米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当地常规施肥模式(CK)为对照,研究南方丘陵红壤旱地不同施肥模式(CO:常规施肥+有机肥;CB,常规施肥+生物有机肥;CP:常规施肥+钾肥)对春玉米生物学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株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大小顺序为CO>CP>CB>CK处理,全生育期单株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抽雄期和成熟期CO和CP处理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拔节期、抽雄期和成熟期CO和CP处理植株根系干重、茎干重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CO处理植株叶干重显著高于对照。CO处理穗长显著高于对照;CP处理行粒数、穗粒数和百粒重均显著高于对照。CO、CB和CP处理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19.36%、13.08%和22.10%,增产原因主要是行粒数、穗粒数和百粒重的增加。

关键词: 春玉米 施肥模式 生物学特性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保水措施对南方季节性干旱区春玉米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1 CSCD

摘要:为缓解日益严重的南方季节性干旱危害,选取目前生产上相对实用的干旱防控技术措施,通过对春玉米干旱胁迫试验,模拟季节性干旱的发生,研究探讨了南方季节性干旱区域地膜覆盖(FM)、稻草覆盖(SM)、保水剂(SAP)和对照(无处理,CK)对春玉米保水抗旱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FM、SM、SAP同期土壤含水量最大分别增加了28.1%、13.55%和11.37%,叶绿素含量分别提高了26.1%、12.8%和10.2%,植株地上部全氮(N)、全钾(K)含量均显著高于CK,产量显著增加了33.80%、25.87%和13.59%。FM还显著提高了土壤温度,加快了玉米的生育进程,生育期缩短了6 d。上述结果说明,地膜覆盖能使玉米提早成熟,有利于避旱减灾,同时3种保水措施均能通过保蓄土壤水分,缓解季节性干旱危害,实现玉米增产增收。

关键词: 季节性干旱 春玉米 地膜覆盖 稻草覆盖 保水剂

季节性干旱区不同播期对春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现代农业科技 2009

摘要:通过春玉米不同播种期试验,探讨了季节性干旱区不同播期对春玉米植株形态、叶绿素含量及产量的影响,分析了春玉米不同播期与避旱减灾和种子发芽出苗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播种期的推迟,春玉米成熟期推迟,易遇季节性干旱危害,产量降低;在选择早熟品种、适当提早播种、加强培育管理的前提下,能避开季节性干旱,有利于春玉米高产稳产,其适宜播种期为3月中旬至4月上旬。

关键词: 春玉米 播种期 性状 产量 影响 季节性干旱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作物水分亏缺指数的春玉米季节性干旱时空特征分析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季节性干旱是影响湖南春玉米生产最突出的气象灾害,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和发生的规律,可为湖南春玉米生产的发展和合理布局提供技术支持。该文基于湖南省96个气象站点1961-2007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采用FAO于1998年推荐的Penman-Monteith方法计算了参考作物蒸散量、玉米的作物需水量。考虑盈余降水对水分亏缺指数的影响,修正了的水分亏缺指数计算方法,并依据玉米的水分亏缺指数,分析了季节性干旱发生频率的时空特征。并选取不同区域典型站点分析了水分亏缺指数年代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湖南春玉米生长季节内干旱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和空间区域分布特征:干旱频率较高的时段主要在玉米抽雄-吐丝阶段及其后的生育阶段,且随生育期后移干旱频率明显增加,以轻旱程度为主。空间分布特征是以湘中南的衡阳及周边一带干旱频率最高,其次为湘东、湘北一带次高,湘西等地春玉米干旱频率低。各年代之间比较,以20世纪80年代干旱较严重,90年代干旱相对较轻。

关键词: 作物 干旱 水资源 作物水分亏缺指数 作物需水量 时空特征 春玉米

春玉米高产综合农艺措施最佳组合方案的研究

作物研究 2007

摘要:2005年在长沙采用5因素2次正交旋转回归设计方法,研究了不同密度和氮肥、磷肥、钾肥、有机肥(猪粪)不同施用量对春玉米产量与经济效益的影响。建立了中等肥力土壤上春玉米产量形成的函数模式,显示出5个因素对产量均有显著影响,其影响大小顺序为:氮>钾>密度>有机肥>磷。在本试验条件下,春玉米产量高于12 000 kg/hm2并具有最高经济效益的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为:移栽密度90 000株/hm2,化学氮肥(N)420 kg/hm2,磷肥(P2O5)150 kg/hm2,钾肥(K2O)375 kg/hm2,有机肥22 500 kg/hm2。同时还研究了各因素间的互作效应及高产春玉米最佳农艺组合方案的各项目标函数指标值。

关键词: 春玉米 栽培 施肥 函数模型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