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552条记录
中熟杂交晚稻新组合丰优700

杂交水稻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丰优 70 0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用丰源A与新恢复系R70 0配组而成的杂交晚稻新组合 ,具有产量高、米质较优、抗病性较好、耐寒、抗倒、制种产量较高等特点 ,2 0 0 3年 2月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丰优700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选育不育性表达稳定的光温敏不育系的方法探讨

湖南农业科学 2003 CSCD

摘要:针对现有两系杂交水稻中光温敏不育系普遍存在不育性表达不稳定的问题,从其育性遗传具有"育性转移特性受主基因控制,而育性表达受微效多基因控制"的特点出发,指出育种上应充分考虑不育性表达的数量性状特征,并提出了采用杂交育种法选育不育性表达可稳定遗传(即多基因纯合体)的光温敏不育系应遵循的原则以及选育的程序和方法。

关键词: 水稻 光温敏不育系 不育性表达稳定性 多基因遗传 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鉴99-38保优高产配套栽培技术规程

湖南农业科学 2003 CSCD

摘要:简述了中鉴 99-3 8的特征特性及其保优高产栽培技术 ,介绍了该品种的浸种育秧、施肥、灌溉及病虫防治关键技术

关键词: 中鉴99-38 保优高产 栽培技术 水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稻抛栽蓄留再生稻稻田免耕关键技术

杂交水稻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中稻抛栽蓄留再生稻稻田免耕技术具有省工省力省成本、保水保肥、田间操作简单等特点 ,其关键技术是及时进行化学除草和灌水泡田。该类稻田免耕与翻耕比较 ,每公顷可提高经济效益 10 94.7元 ,其中节约成本费用 3 67.2元 ,增产增效 72 7.5元。

关键词: 中稻 抛栽 再生稻 稻田免耕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水稻控释氮肥效应及其氮素利用的研究

土壤通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田间试验在湖南的衡山县和长沙县进行,探讨了不同肥力水平水稻土上水稻控释氮肥对早、晚稻的增产效果和肥料氮利用率。结果表明,在肥力水平较低的水稻土上施用水稻控释氮肥对水稻的增产效果极为显著,应当增加施用量;在肥力水平较高的水稻土上,水稻吸收土壤氮较多,肥料氮的吸收量与增产作用自然减少,应适当减少施用量。不同肥力水平的土壤上水稻控释氮肥较等氮量尿素增产4.4%~16.4%。较无氮区增产13.8%~74.5%。水稻控释氮肥在不同肥力水平土壤中早、晚稻的利用率为69.7%~86.9%,平均比等N量尿素高37.6%,且水稻控释氮素利用率的高低与土壤肥力水平有关。水稻控释氮肥作一次性全量基肥施用,氮素生产效率明显高于尿素,是增产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水稻控释氮肥 土壤肥力 水稻产量 氮素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发展湖南省农产品加工业的思路与措施

湖南农业科学 2003 CSCD

摘要:概述了湖南省农产品加工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分析,指出发展湖南省农产品加工业的重要意义和总体思路,即实现原料品种专业化、生产基地规模化、生产工艺现代化、产加销一体化、加工产品标准化等"五化",并提出了具体措施。

关键词: 农产品加工 体系建设 湖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籼爪交和粳爪交杂种优势的研究 Ⅱ.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作物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籼爪交和粳爪交杂种在长沙、三亚的农艺性状和干物质产量的杂种优势。在长沙的籼爪交杂种在结实率和每穗实粒数方面具有负向超亲优势 ,在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单株粒重和理论产量方面存在负向对照优势 ,其余性状均为正向优势 ;粳爪交杂种在千粒重和结实率方面存在负向超亲优势 ,其余性状为正向超亲优势 ,在始穗期、秆高和单株穗数方面存在正向对照优势 ,其余性状为负向对照优势 ;籼爪交和粳爪交杂种在单株穗期干重、单株日干物质产量方面有明显的对照优势。在三亚的籼爪交杂种在千粒重、秆高、单株穗数、单株粒重和理论产量方面有正向对照优势 ,粳爪交杂种在千粒重、始穗期、秆高、穗长、单株穗数和结实率方面有正向对照优势。籼爪交组合千粒重、每穗实粒数和结实率的对照优势在长沙和三亚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而其余性状的对照优势则存在显著或极显著不同。粳爪交组合只在始穗期对照优势方面表现出两地有极显著的差异 ,而其余性状的对照优势则无显著不同。

关键词: 杂种优势 籼爪交杂种 粳爪交杂种 农艺性状 干物质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著名的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

植物学通报 2003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在杂交作物分子育种中利用普通核雄性不育的几个可能途径

植物学通报 2003 CSCD

摘要: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的普通核雄性不育性遗传方式能够满足对植物最佳雄性不育系选育的要求 ,是水稻等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极好遗传工具。如果能解决其不育系繁殖问题 ,将优于现有的其他杂种优势利用方式。克隆出普通核雄性不育性的可育基因 ,通过叶绿体转化 ,将核雄性不育性可育基因向普通核雄性不育株细胞质转移 ,创造普通核雄性不育株的保持系 ;通过种子成熟后表达的启动子 ;和以位点特异性重组技术为基础的基因开关以及化学诱导启动子的利用 ,都可能繁殖出 1 0 0 %不育株率的普通核雄性不育系 ,创造普通核雄性不育性利用的新途径 ,对植物杂种优势利用产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普通核雄性不育性 诱导启动子 叶绿体转化 基因开关 杂交作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含粘质沙雷氏菌几丁质酶SchiA基因的植物转化质粒pBG1112构建和水稻遗传转化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3 CSCD

摘要:将一个2.8kb的CaMV35S启动子/SchiA编码区/Nos终止区融合基因插入到植物转化载体pCAMBIA1301的多克隆酶切位点,得到1个14.6kb的新植物转化质粒pBG1112,用花器介导法转化水稻(Oryzasativa),经PCR检测,初步证实已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植物的基因组中。一部分转基因T3代潮霉素抗性阳性植株对水稻纹枯病(Rhizoctoniasolani)和稻瘟病(Pyriculariaoryzae)的抗性较非转化对照增强。RT-PCR表明抗病性植株为阳性,而不抗病的植株为阴性。将RT-PCR产物测序后,用BLAST软件分析序列可知,该序列为细菌几丁质酶基因核苷酸序列而不是植物几丁质酶基因的核苷酸序列。T4代转基因水稻的几丁质酶活力高于对照未转基因植株,表明转入的外源几丁质酶基因能正常表达。

关键词: 细菌几丁质酶基因 转化 水稻 纹枯病 稻瘟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