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模糊匹配)
46条记录
甘蓝型油菜温敏核不育材料104S的发现及遗传特性分析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04S是一个从自交系99104植株群体中发现的油菜新型温敏核不育材料.育性调查表明,104S的育性变化与现有已育成的温敏核不育系湘油402S具有相似的规律性,但其花器形态与后者有所不同,为一种较大花瓣的温敏核不育材料.遗传分析结果表明,104S的育性受1对隐性不育基因和1对主效及若干微效温敏基因共同控制.104S的不育基因与湘油402S中的不育基因为非等位基因,而且两者的温敏基因只对其相对应的不育基因起调控作用,而对其他不育基因不起作用.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温敏核不育 花器形态 遗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湘杂油5号在不同生态区域制种效果比较试验

湖南农业科学 2008 CSCD

摘要:采用密度和肥料两因素不同水平的完全随机区组试验,在湖南长沙、怀化、慈利和甘肃山丹4个不同的生态区域对两系杂交油菜"湘杂油5号"进行春播制种技术研究。结果表明,4个试点之间,"湘杂油5号"的制种效果有明显的差异。综合各方面因素,认为"湘杂油5号"在甘肃山丹制种的效果最好,在湖南怀化和慈利两地制种也可取得较好的效果,而在长沙制种,因产量低需慎重考虑。根据密度和肥料两因素的不同水平组合处理对制种效果的影响,在不同的生态区制种宜采取不同的栽培技术措施。

关键词: 红薯 甘蓝型油菜 温敏核不育两系 湘杂油5号 杂交制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20A的选育

湖南农业科学 2008 CSCD

摘要:利用甘×白种间杂交育种品系3120作为保持材料,通过测交、回交及定向选择等育种方法,育成了一个新的Pol-CMS不育系20A。该不育系育性稳定,在正常气温条件下为无花粉不育类型,在植株形态上,20A具有明显的种间杂种特征,表现为叶柄短、花瓣大、株型矮、分枝及角果数多。以20A配制杂交组合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同时该不育系制种产量高、纯度好,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不育系 种间杂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油菜温敏核不育的应用改良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甘蓝型油菜温敏核不育利用的一些障碍,研究了隐性核不育×温敏核不育分别在温敏核不育繁殖区和制种区的育性表现,发现其杂交后代为一种新的温敏核不育类型,这种新类型的温敏不育系能有效地降低育性转换温度,从而使杂交制种过程更简易、安全,可进一步扩大了温敏核不育的应用范围.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温敏核不育 育性表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系杂交油菜新品种湘杂油5号高产栽培综合技术研究 Ⅱ.不同栽培方式及不同区域种植对产量的影响

湖南农业科学 2007 CSCD

摘要:在慈利、怀化和长沙三地对湘杂油5号进行了栽培试验和生产示范。结果表明,湘杂油5号直播栽培比育苗移栽的生产潜力更大。采用育苗移栽和直播栽培两种栽培方式,湘杂油5号均适宜在较高的种植密度和中等肥力水平下种植。三地的生产示范结果表明,湘杂油5号在较高海拔地区种植,其产量优势更明显。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湘杂油5号 栽培方式 生态区域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杂交油菜湘杂油7号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湖南农业科学 2007 CSCD

摘要: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以对油菜籽产量影响较大的4项农艺因素作为决策变量,产量作为目标函数,研究了优质两系杂交油菜湘杂油7号的密度(X1)和氮肥(X2)、磷肥(X3)、钾肥(X4)的施用量与产量的关系,通过田间试验测定参数,建立了产量数学模型。对模型进行解析得出各因子与产量的关系、各因子的增长速率以及互作效应与产量的关系。利用计算机模拟寻优,提出产量指标为2 800 kg/hm2的优化农艺措施:每公顷密度为14.36万~15.31万株,施氮量241.25~250.9 kg,P2O5用量134.82~142.86 kg,K2O用量135.65~143.78 kg。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湘杂油7号 栽培技术 优化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湘杂油7号的选育

湖南农业科学 2007 CSCD

摘要:湘杂油7号系利用温敏型生态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系法育成的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介绍了湘杂油7号的选育过程、产量表现和主要特征特性,并探讨了该品种的栽培技术特点。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两系杂交品种 双低品质 高产 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油菜无微量花粉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湘油66A的选育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湘油66A是利用温敏细胞核雄性不育材料作保持系,对Polima不育系进行改良育成的无微量花粉不育系.对湘油66A及其具有相同核背景的Polima不育系Z04A,温敏核不育系湘油402S和湘油66B的育性比较观察试验表明,几个不育系的不育株率均达到100%,而不育程度有较大的差异,其中以湘油66A最高,两年均表现出稳定的彻底不育特性,其次为Z04A和湘油402S,湘油66B最低.湘油66A经济性状优良,品质优.利用15份资源材料对湘油66A和Z04A进行恢保关系鉴定,结果表明,湘油66A与Z04A具有相同的恢保关系,从中筛选出7份对湘油66A具有完全恢复作用的恢复系.利用这7个恢复系与湘油66A所配的组合在品种比较试验中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杂种优势,6个组合均比对照增产,增产幅度为2.28%~19.21%,其中有3个组合的增产幅度在10%以上.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细胞质雄性不育 微量花粉 温敏细胞核雄性不育 遗传改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两系杂交油菜湘杂油5号的选育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湘杂油5号系利用温敏核不育系组配选育而成的两系杂交油菜新品种,在各级中间试验和生产试验中表现良好。本文介绍了湘杂油5号的选育过程、在各级中间试验和生产试验中的产量表现及品种特征特性,并探讨了该品种的栽培技术特点。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两系杂交品种 双低品质 高产 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油菜pep基因片段的克隆和种子特异性反义表达载体的构建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丙酮酸羧化酶(PEP)是控制油菜蛋白质/油脂含量比例的一个关键酶,抑制种子中pepc基因的表达,使其底物(丙酮酸)更多地朝生成油脂的方向流动,对提高种子的含油量,增加油菜的经济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PCR技术从甘蓝型油菜湘油15号基因组中扩增了PEP基因片段,并将其克隆到pGEM-TEasy载体上进行测序.测序结果表明:扩增片段长576bp,与Yannai报道的PEP基因相应区域的同源性为95%.用扩增引物上设计的BamHI和SacI两位点酶将PEP基因片段切下,反向插入到pBI121.N质粒的Napin启动子之后,构建了种子特异性反义PEP表达载体,并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反义PEP基因转化到湘油15号中.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PCR 反义PEP 种子特异性表达载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