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稻飞虱(模糊匹配)
14条记录
三氟苯嘧啶·溴氰虫酰胺对水稻稻飞虱及螟虫的田间防治效果评价

植物保护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5-2016年,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评价了23%三氟苯嘧啶·溴氰虫酰胺SC、10%三氟苯嘧啶SC、10%溴氰虫酰胺SC与50%吡蚜酮WG对稻飞虱、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等水稻害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3%三氟苯嘧啶·溴氰虫酰胺SC能有效控制稻飞虱、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为害;药后3~30 d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为75.12%~100.00%,药后15~30 d对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2.09%~99.12%和78.34%~95.71%.10%三氟苯嘧啶SC、50%吡蚜酮WG对稻飞虱高效,但对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效果很差;药后3~30 d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1.94%~97.76%和74.91%~93.56%,药后15~30 d对二化螟的防治效果分别为18.23%~43.14%和35.34%~42.71%、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分别为20.04%~48.06%和13.62%~34.78%.10%溴氰虫酰胺SC对稻飞虱有一定效果却难以控制其危害,但对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高效;药后3~30 d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为33.28%~62.11%,药后15~30 d对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0.51%~96.60%和86.51%~95.26%.综上,建议在对稻飞虱、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发生做好监测预报的基础上,采用如下措施:若只有稻飞虱发生达到防治指标而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轻发生,只需使用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25 g/hm~2即可;若稻飞虱发生较轻未达到防治指标,而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达到防治指标,则只需使用10%溴氰虫酰胺悬浮剂45 g/hm~2即可;当稻飞虱、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均达到防治指标时,建议于稻飞虱低龄若虫盛发期或二化螟及稻纵卷叶螟低龄幼虫盛发期施用1次23%三氟苯嘧啶·溴氰虫酰胺SC 34.5 g/hm~2,对水450~750 L/hm~2茎叶均匀喷雾.

关键词: 三氟苯嘧啶 溴氰虫酰胺 稻飞虱 二化螟 稻纵卷叶螟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呋虫胺对稻飞虱和二化螟的田间防效

湖南农业科学 2019

摘要:试验以呋虫胺为供试药剂,研究了其对稻飞虱的田间防效,并以呋虫胺为主要成分研制药肥,探讨了其对二化螟的田间防效以及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杀虫剂呋虫胺制剂使用量8 g/667m~2即对水稻稻飞虱有较好的防效;呋虫胺药肥施用量24 kg/667m~2即对水稻二化螟具有持续防效,相比于空白对照,可使水稻增产27.5%,与呋虫胺+尿素分别施用相比,有2.1个百分点的显著性增产优势.通过文献可知,当呋虫胺用量小于16 g/667m~2,呋虫胺药肥用量小于48 kg/667m~2,呋虫胺的残留量在安全范围内;呋虫胺对非靶标生物的安全性有影响,使用时需要避开桑蚕区.

关键词: 呋虫胺 稻田 稻飞虱 二化螟 田间防效 药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氯虫·噻虫嗪撒施对水稻害虫的田间防治效果

湖南农业科学 2017

摘要:2013~2014年,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评价了1.5%氯虫·噻虫嗪GR、0.4%氯虫苯甲酰胺GR和25%噻虫嗪WG撒施处理对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水稻移栽后5~10 d,1.5%氯虫·噻虫嗪GR 90.0~112.5 g/hm~2撒施1次,可有效控制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危害;0.4%氯虫苯甲酰胺GR 42.0 g/hm~2撒施1次,对二化螟及稻纵卷叶螟防效较高,但对稻飞虱防效较差;25%噻虫嗪WG 37.5 g/hm~2撒施1次,对稻飞虱防效较高,但对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基本无效。因此,建议在水稻生产实践中,于移栽后5~10 d撒施1次1.5%氯虫·噻虫嗪GR 90.0~112.5 g/hm~2,防治水稻生长前期的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及稻飞虱;间隔40 d再补施1次,以有效控制水稻生长后期的上述害虫危害。

关键词: 氯虫·噻虫嗪 二化螟 稻纵卷叶螟 稻飞虱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靶标杀虫剂——三氟苯嘧啶混配剂对水稻害虫的田间防治效果

植物保护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兼治水稻害虫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的杀虫单剂缺乏的现状,2014-2015年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评价了三氟苯嘧啶与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甲氧虫酰肼、茚虫威、阿维菌素或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混配以及吡蚜酮与氯虫苯甲酰胺混配对以上几种害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三氟苯嘧啶与氯虫苯甲酰胺混配最为理想,能有效控制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为害;药后14~21d对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9.40%~93.62%和86.57%~90.81%,药后42d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为77.60%~82.24%。其次为三氟苯嘧啶与溴氰虫酰胺混配,对二化螟和稻飞虱高效且兼治稻纵卷叶螟;药后14~21d对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0.43%~86.75%和67.31%~75.30%,药后42d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为79.07%~84.30%。三氟苯嘧啶与甲氧虫酰肼、茚虫威、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或阿维菌素混配对稻飞虱高效,但难以有效控制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为害。而吡蚜酮与氯虫苯甲酰胺混配对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高效,但后期对稻飞虱的控制作用一般。在水稻生产实践中,使用三氟苯嘧啶与氯虫苯甲酰胺或溴氰虫酰胺混配,可有效控制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及稻飞虱为害。

关键词: 三氟苯嘧啶 多靶标杀虫剂 二化螟 稻纵卷叶螟 稻飞虱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氮素水平对晚稻拟环纹豹蛛及稻飞虱种群动态的影响

湖南农业科学 2014

摘要:以一等优质晚稻湘晚籼17号为试验材料,设置三个不同的氮肥水平,研究节氮条件下晚稻倒伏对拟环纹豹蛛种群动态的影响,以期为优质晚稻的绿色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各生育时期拟环纹豹蛛种群数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减少,稻飞虱种群数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直立植株的拟环纹豹蛛、稻飞虱种群数量随着晚稻生育进程的推进表现出先增后降的趋势,拟环纹豹蛛种群数量在齐穗期达到最大,稻飞虱种群数量在乳熟期达到最大;乳熟期水稻植株发生倒伏后,拟环纹豹蛛逐渐由直立植株迁移到倒伏植株,而稻飞虱则由倒伏植株迁移到直立植株,施氮量越高,倒伏指数越大,迁移越明显,倒伏植株与直立植株间的种群增长率越大,各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

关键词: 氮肥 倒伏 种群增长率 拟环纹豹蛛 稻飞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南双季晚稻不同栽培方式对稻飞虱及其天敌的影响

植物保护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0-2012年,通过盆拍法结合吸虫机采样法调查了湖南双季晚稻不同栽培方式(抛秧、移栽和直播)下稻飞虱及其天敌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3种不同栽培方式下稻丛分蘖数差异显著,移栽田分蘖数最多,最高分蘖数为1 008株/m2,而直播田分蘖数最少,最低仅为259株/m2。栽培方式对稻飞虱若虫孵化率无显著影响,各次调查孵化率均在65%~75%之间。稻飞虱卵的寄生率与分蘖数两者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直播栽培方式有利于稻飞虱卵寄生性天敌的控害作用。直播栽培方式下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种群密度均小于抛秧田和移栽田,4代和5代褐飞虱田间数量均与分蘖数和有效积温呈正相关关系,而4代和5代白背飞虱种群数量与分蘖数和有效积温无显著相关关系。3年调查共捕获稻飞虱天敌35种,抛秧和移栽栽培方式下系统调查田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有高于直播栽培的趋势。

关键词: 栽培方式 稻飞虱 天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牛蛙生态种养对稻飞虱防效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于2011年在湖南优质稻试验示范基地,开展了稻田放养牛蛙的生态种养试验,比较分析了两种放养蛙密度对稻飞虱的控制效果及其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田每公顷放养牛蛙900只和1500只的小区,对稻飞虱的防控效果为60%~70%,效果较好,且对天敌蜘蛛和黑肩绿盲蝽的影响较小;放养牛蛙对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没有防控效果;水稻结实率比空白对照分别提高了13.8%和15.8%,较化学防治区分别降低了6.2%和4.1%;水稻产量与空白对照均存在显著差异,而放养900只牛蛙.hm 2稻田的水稻产量显著低于化学防治区.

关键词: 水稻 牛蛙 生态种养 稻飞虱 天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剂型异丙威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

湖南农业科学 2011

摘要:通过田间药效比较试验,评价了异丙威两种单剂和两种复配制剂对湖南晚稻稻飞虱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5%噻嗪酮.异丙威WP药剂防治稻飞虱效果最优,3个不同浓度处理药后3、7 d校正防效均在90%及以上,药后14 d中高浓度处理防效在80%及以上,这说明25%噻嗪酮.异丙威WP药剂防治稻飞虱既具有较好的速效性,也具有较好的持效性,可作为若虫期防治稻飞虱的理想药剂,推荐使用浓度为1 875~2 250 g/hm2。10%吡虫啉.异丙威WP 1 500 g/hm2处理药后3、7 d校正防效分别为84.4%、88.8%,药后14 d校正防效达80.2%,也表现出良好的持效性;为避免长期施用单一药剂使得稻飞虱产生相应抗药性,该药剂可与25%噻嗪酮.异丙威WP轮换使用,推荐使用浓度为1 500 g/hm2。

关键词: 异丙威制剂 稻飞虱 药效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飞虱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控技术应用探讨

湖南农业科学 2011

摘要:采用虫情测报灯和田间虫情系统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临湘市稻飞虱的发生规律和特点进行了总结,并对稻飞虱的综合防控技术进行了探讨。调查结果表明:临湘市早稻稻飞虱以白背飞虱为主,晚稻以褐飞虱为主,灰飞虱数量全年均较少,天敌在水稻生育前期对稻飞虱控制作用明显。针对临湘市双季稻种植特点和稻飞虱发生规律,提出了稻飞虱综合防控技术,对临湘市粮食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稻飞虱 白背飞虱 褐飞虱 灰飞虱 发生规律 综合防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09年湖南省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暴发原因初步分析

植物保护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9年,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湖南省大面积暴发,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根据2008-2009年湖南省道县、汉寿县两地区的田间发病率、传毒介体的种群消长动态、药剂防治情况调查,结合2009年两地区稻飞虱带毒率测定,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水稻苗期至分蘖期传毒介体量大、品种感病是2009年湖南省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暴发的部分原因;同时,值得注意的是需要防范该病害在来年扩展危害。

关键词: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稻飞虱 暴发 RT-PCR 带毒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