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谭炎宁(精确检索)
48条记录
籼稻耐盐不育系的筛选及其生理分析

杂交水稻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鉴定耐盐不育系是选育耐盐杂交稻的基础。本研究利用苗期形态分析法筛选籼型耐盐不育系,分析了其生理特点。结果发现:在1.0%的NaCl盐溶液处理下,17个籼型不育系中有5个耐盐性强,其中广湘24S、野香A和广8A为“极强”级,存活率分别达88.54%、87.58%和84.61%,天丰A和爽1S为“强”级,存活率分别达74.82%和72.84%;与盐敏感(“不耐”级)材料粤泰A和泰丰A相比,5个耐盐材料的平均叶绿素相对含量高27.58%,平均相对生物量是盐敏感材料的1.40倍,平均可溶性糖含量和相对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是盐敏感材料的2.23和1.67倍,活性氧积累量少。表明耐盐不育系具有良好的营养生长优势、渗透胁迫调节能力和抗氧化胁迫能力。本研究所筛选到的耐盐不育系为耐盐杂交稻培育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籼稻 不育系 盐胁迫 耐盐性 可溶性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极端高温干旱条件下娄底市再生稻品种筛选试验初报

湖南农业科学 2023

摘要:推广“一季+再生”水稻种植模式是近年湖南省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在2022年极端高温干旱条件下,笔者在湖南娄底市开展了15个再生稻杂交稻品种的筛选试验,分析了各品种的经济性状与小区产量表现,定性描述了各品种的田间综合表现。结果表明:15个参试品种的全生育期为203~213 d,两季产量为10.17~13.29 t/hm~2;综合来看,荃优粤农丝苗、隆晶优1212和隆晶优蒂占3个品种的生育期适中、再生能力较强、综合性状优良,2季产量在13.20 t/hm~2左右,适合在娄底地区做再生稻推广种植。

关键词: 再生稻 品种筛选 高产 高温干旱 娄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强配合力抗稻瘟病两系恢复系P143的选育与应用

杂交水稻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P143是以扬稻6号为母本与从国际水稻研究所引进的IR69713-127-2-1-3-2R杂交选育而成的两系恢复系。该恢复系株叶形态好,花粉量大,千粒重大,配合力强,生育期适中,含Pi9和Pita 2个抗稻瘟病基因,穗期耐高温能力强。已配组Y两优143等5个杂交组合通过品种审定,并在南方稻区有较大推广面积。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恢复系 P143 抗稻瘟病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半矮杆突变体‘双辐矮糯’的农艺性状与遗传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倒伏是影响水稻(Oryza sativa L.)生产的重要因素,半矮杆是协调高产和抗倒性的理想资源。前期通过辐射诱变‘湘辐糯1号’获得了半矮杆突变体‘双辐矮糯’。本研究分析了‘双辐矮糯’的茎节配置特点、基本农艺性状及其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双辐矮糯’株高较‘湘辐糯1号’(133.13 cm)降低了24.88 cm,穗、第1节和第2节长度显著缩短,降幅分别达到18.10%、23.06%和19.13%,而第3、4、5节长度缩短程度不明显,表明其株高突变基因主要控制穗和高位茎节的伸长。‘双辐矮糯’的单株有效穗为10.4个,是‘湘辐糯1号’(5.2个)的2.04倍,其强分蘖能力确保了在每穗总粒数下降20.24%和千粒重下降7.51%情况下单株产量仍表现出25.26%的增长。品质分析发现,‘双辐矮糯’的粒长、粒宽、长宽比等外观品质指标及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等食味品质指标与‘湘辐糯1号’无显著差异,说明‘双辐矮糯’株高的下降未对外观品质与食味品质产生不利影响。遗传分析发现,48对SSR标记在‘双辐矮糯’与‘湘辐糯1号’间扩增出了完全一致的基因型,二者遗传背景相似度达到了100.00%,证实了‘双辐矮糯’是源于‘湘辐糯1号’的真实变异。利用‘双辐矮糯’与‘湘辐糯1号’构建了2个正反交F2群体,分析发现群体中半矮杆植株与野生型植株理论分离比符合1∶3,表明半矮杆性状受一个隐性细胞核基因控制。本研究明确了‘双辐矮糯’的株高表型和遗传特点,为深入挖掘其育种价值奠定基础。

关键词: 水稻 双辐矮糯 株高 半矮杆 突变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半矮杆突变体'双辐矮糯'的农艺性状与遗传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倒伏是影响水稻(Oryza sativa L.)生产的重要因素,半矮杆是协调高产和抗倒性的理想资源.前期通过辐射诱变'湘辐糯1号'获得了半矮杆突变体'双辐矮糯'.本研究分析了'双辐矮糯'的茎节配置特点、基本农艺性状及其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双辐矮糯'株高较'湘辐糯1号'(133.13 cm)降低了24.88 cm,穗、第1节和第2节长度显著缩短,降幅分别达到18.10%、23.06%和19.13%,而第3、4、5节长度缩短程度不明显,表明其株高突变基因主要控制穗和高位茎节的伸长.'双辐矮糯'的单株有效穗为10.4个,是'湘辐糯1号'(5.2个)的2.04倍,其强分蘖能力确保了在每穗总粒数下降20.24%和千粒重下降7.51%情况下单株产量仍表现出25.26%的增长.品质分析发现,'双辐矮糯'的粒长、粒宽、长宽比等外观品质指标及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等食味品质指标与'湘辐糯1号'无显著差异,说明'双辐矮糯'株高的下降未对外观品质与食味品质产生不利影响.遗传分析发现,48对SSR标记在'双辐矮糯'与'湘辐糯1号'间扩增出了完全一致的基因型,二者遗传背景相似度达到了100.00%,证实了'双辐矮糯'是源于'湘辐糯1号'的真实变异.利用'双辐矮糯'与'湘辐糯1号'构建了2个正反交F2群体,分析发现群体中半矮杆植株与野生型植株理论分离比符合1:3,表明半矮杆性状受一个隐性细胞核基因控制.本研究明确了'双辐矮糯'的株高表型和遗传特点,为深入挖掘其育种价值奠定基础.

关键词: 水稻 双辐矮糯 株高 半矮杆 突变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盐胁迫对杂交稻隆两优华占及其亲本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杂交水稻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杂交稻组合隆两优华占及其2个亲本隆科638S和华占为试验材料,萌发期设置6个NaCl质量分数梯度(0.2%、0.4%、0.6%、0.8%、1.0%和1.2%)和苗期设置3个NaCl质量分数梯度(0.4%、0.8%和1.2%)来模拟盐胁迫试验,以清水为对照,分析盐胁迫对杂交稻及其亲本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各质量分数的盐胁迫处理下,萌发期各项指标均不同程度地受到盐胁迫影响,多数指标值均随盐质量分数升高而下降,且质量分数0.6%是隆两优华占及其亲本的耐盐临界值。在0.2%~0.6%NaCl胁迫下3个品种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芽长的盐胁迫抑制率在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通过隶属函数值综合评价,得出3个品种萌发期耐盐性由强到弱分别为隆两优华占、华占和隆科638S;苗期盐胁迫下3个品种中隆两优华占地上部分K+/Na+比值最大,表明其耐盐性最强。综合萌发期隶属函数值和苗期K+/Na+比值可以得出,杂交组合隆两优华占与其亲本比较,耐盐性更强,说明水稻的耐盐性具有一定的杂种优势。

关键词: 杂交水稻 隆两优华占 盐胁迫 耐盐性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杂种优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隆科638S'与红颖恢复系'先恢XK01'的混播制种效果初探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CSCD

摘要:隐性红色颖壳资源是杂交水稻混播制种理想的遗传工具。为选育优质高产适用于混播制种的杂交新组合,本次研究探讨了‘隆科638S’与红颖恢复系‘先恢XK01’混播制种的产量影响因素。以‘隆科638S’为母本,红颖恢复系‘先恢XK01’为父本,基于正交设计法设计了3个因素:父本处理方式(抛秧和干处理)、播种方式(机械混直播、人工混撒播)、父母本比例(6:1、9:1、12:1、15:1),母本结实后进行小区测产,并通过五点法随机取5株样本考种,事后采用SPSS等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隆科638S’与红颖恢复系‘先恢XK01’混播制种中父母本比例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最佳参数为机械成条形播、父母本比例(6:1)、父本抛秧播种,此时制种产量最高,为4157.85 kg/hm2,异交结实率为66.8%。初步得出结论该组合父母本花期相遇理想,产量高,异交结实率高,基本符合机械化制种的要求。本试验为机械化混播制种提供了数据参考。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红颖恢复系 混播制种 正交设计 父母本比例 机械化制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白叶白穗突变体wlwp7的鉴定与基因定位

热带作物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稻叶穗色泽突变体为解析不同器官叶绿素生物合成之间的内在联系提供了优良的遗传材料。本研究鉴定了1份白叶白穗突变体wlwp7(white leaf and white panicle 7),分析了wlwp7的形态、生理和遗传特点。结果表明:wlwp7对低温敏感,当环境温度为20℃时苗期叶片白化,但温度升高至30℃后叶色正常;大田环境下wlwp7抽穗后颖壳白化,叶绿素含量降低至野生型的40.73%;除结实率较野生型T98B下降6.28%外,其他产量性状不受影响;遗传分析发现,wlwp7与T98B的正反杂交F2群体中都未出现白叶绿穗和绿叶白穗重组单株,经卡方检测白叶白穗突变单株与绿叶绿穗野生型单株的理论分离比符合1∶3,表明白叶白穗性状受同一隐性核基因控制;利用BSA策略进一步将wlwp7定位在第3染色体上一个280 kb的区域内,该区域未有已报道的白叶白穗基因。本研究发现了wlwp7同时控制叶部和穗部叶绿素合成,精细定位结果为最终克隆wlwp7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水稻 白叶白穗突变体 叶绿素 基因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因组学方法用于水稻种质资源实质派生的检测结果和应用讨论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我国水稻育种中存在亲本品种高度雷同的问题,一定程度上挫伤了育种创新的积极性.本研究探讨了利用针对动物群体遗传学开发的相同起源基因比较的特性分值(identity score, IS)方法,对6个主流的两系法水稻杂交种雄性不育系亲本和"农垦58"常规稻种子(农垦58S天然突变的出发材料)进行基因组相似度精确定量分析.研究表明,比起现行的基于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 SSR)分子标记的水稻品种真实性鉴定的国家行业标准NYT 1433-2007, IS方法作为精准鉴定水稻实质派生品种的技术手段,在覆盖度和准确度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本方法鉴定出的一对实质派生不育系,在使用SSR标记检验时,明显具有高度的多态性,表明SSR标记对水稻品种鉴定具有局限性,无法实现精准区分.同时,本文对将IS分析作为推进水稻育种技术提高的潜在应用方向也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水稻 相似度 实质派生品种 特性分值 阈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SLAF-seq BSA定位水稻黄叶转绿基因grc2的效果研究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传统分群分析法(bulk segregant analysis, BSA)与全基因组特异性位点扩增片段测序手段(specific-locus amplified fragment sequencing, SLAF-seq)深度整合的SLAF-seq BSA技术为快速定位质量性状基因提供了可能。然而,对这一技术的定位准确性程度却少有报道。本研究以水稻(Oryza sativa)黄化转绿基因grc2 (green-revertible chlorina, grc2)为对象,分析了SLAF-seq BSA定位结果与传统图位定位结果的差异。首先,通过简化基因组测序获得了在'grc2'突变体和正常叶色水稻'Y58S'之间表现出单核苷酸多态性的5 302个SLAF标记;然后,利用Y58S/grc2的F2群体中的100个野生型单株和100个突变型单株构建了两个极端混池,再通过自动化计算各SLAF标记在极端混池中的父母本基因型频率,筛选到了符合在0.01水平满足父本('grc2')、母本('Y58S')基因型在野生型混池中为33∶66且在突变型混池中为99∶1的关联标记共13个,这些标记集中分布在Chr06前臂的0.98~1.21 Mb与1.57~1.99 Mb两个相邻区域。经连锁分析发现,第1区域的关联标记AM1、AM6与grc2基因的遗传距离仅为0.625和0 cM;将关联标记比对至日本晴参考基因组后,发现第1关联区域恰好覆盖了grc2基因的传统定位区间,表明SLAF-seq BSA的定位结果具有参考价值。本研究结果为支撑SLAF-seq BSA能快速关联质量性状基因提供了证据。

关键词: 基因定位 质量性状基因 特异性位点扩增片段测序(SLAF-seq) 分群分析法(BSA) 水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345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