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典型双季稻田施磷流失风险及阈值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纪雄辉 1 ; 田发祥 1 ; 吴家梅 1 ; 刘昭兵 1 ; 彭华 1 ; 柳赛花 1 ; 官迪 1 ; 谢运河 2 ;

作者机构: 1.;中南大学研究生院隆平分院;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部长江中游平原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控与修复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2.;中南大学研究生院隆平分院;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部长江中游平原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控与修复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磷素;流失;阈值;双季稻

期刊名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ISSN: 1672-2043

年卷期: 2017 年 07 期

页码: 1425-143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3年(2011—2013年)的双季稻田间小区试验,探明了不同施磷量对双季稻产量、土壤磷素积累、磷素流失风险的影响,并确定了土壤收支平衡的施磷阈值。研究结果表明:连续3年不同施磷量处理水稻早、晚季产量为5474~5552 kg·hm~(-2)和7096~7521 kg·hm~(-2),过量施用磷肥对水稻产量无显著增产效果,反而有减产的风险。施用磷肥后,土壤Olsen-P含量显著提高。田面水TP平均浓度与土壤中Olsen-P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施磷后田面水磷素动态能用指数模型(Y=C_0·e~(k/t),k>0)拟合,即随着磷肥施用量增加,田面水磷素流失风险增加。结合水稻产量效应、土壤磷素表观平衡和磷素环境风险,推荐研究区域早、晚稻施磷阈值分别为(48.53±7.07)kg P_2O_5·hm~(-2)和(56.87±7.90)kg P_2O_5·hm~(-2)。

  • 相关文献

[1]浅议企业与科研院所脱钩时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 . 2016

[2]稻田土壤与稻米中的镉含量关系初探. 戴金鹏,纪雄辉,刘昭兵,黄科延. 2013

[3]基因组学方法用于水稻种质资源实质派生的检测结果和应用讨论. 张上都,袁定阳,路洪凤,简燕,李秀欣,黄安平,罗正良,吕启明,谭炎宁,张勇飞,袁隆平,柏连阳. 2020

[4]洞庭湖区双季稻三熟制光温潜力及高产理论研究初探. . 2004

[5]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晚稻产量和杂草群落的影响. 曾希柏,刘强,高菊生,文石林. 2016

[6]稻草还田方式对双季稻田耕层土壤有机碳积累的影响. 彭华,纪雄辉,石丽红,田发祥,刘昭兵. 2010

[7]湘丰优系列杂交稻组合的育种实践与体会. 田妍,阳和华,徐秋生. 2016

[8]不同控释氮肥减量施用对双季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 聂军,廖育林,周兴,谢坚,汤文光,杨曾平. 2016

[9]栽培密度对双季稻产量及群体光合特性的影响. 陈立云,肖应辉,唐文帮,敬礼恒. 2014

[10]长期施肥对早稻产量和杂草群落的影响. 曾希柏,文石林,高菊生. 2015

[11]氮素抑制剂对双季稻产量、氮素利用效率及土壤氮平衡的影响. 聂军,廖育林,周兴,王宇,汤文光. 2018

[12]种植型微生物菌剂对双季稻植株产量、土壤养分及重金属Cd的影响. 肖小平,唐海明,汪柯,程凯凯,汤文光,杨光立. 2017

[13]农业气候资源变化对双季稻生产的可能影响分析. 郭夏宇,刘文祥,马国辉,青先国. 2014

[14]施氮量及抑制剂配比对双季稻生长期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纪雄辉,彭华,石丽红,田发祥,石生伟. 2010

[15]秸秆还田下减氮增密对双季稻田土壤氮素库容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李超,唐海明,汤文光,程凯凯,郭立君,汪柯,潘孝晨. 2019

[16]双季稻种植下不同类型土壤连续施用控释氮肥的效应研究(英文). 廖育林,聂军,谢坚,杨曾平,戴平安. 2012

[17]双季稻田不同种植模式对CH_4和N_2O排放的影响研究. 纪雄辉,吴家梅,朱坚,黄涓. 2015

[18]冬季覆盖作物残茬还田对双季稻田土壤有机碳和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唐海明,聂泽民,郭立君,刘征鹏,汤文光,汪柯,杨光立. 2013

[19]耕作措施对长期免耕双季稻田土壤碳库的影响. 陈阜,李琳,伍芬琳,肖小平,张海林. 2007

[20]南方三熟稻区双季稻超高产栽培研究进展. .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