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基于SSR分子标记检测褐飞虱交配次数及性选择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荆胜利 1 ; 郑新静 1 ; 李亚楠 1 ; 张丽 1 ; 余青青 1 ; 黄小燕 1 ; 杜波 1 ; 杨芳 1 ; 刘清松 1 ;

作者机构: 1.信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褐飞虱;微卫星分子标记;亲子鉴定;交配次数;性选择

期刊名称: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003-0972

年卷期: 2021 年 01 期

页码: 42-4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探明褐飞虱交配次数和性选择的生殖行为特征,构建了褐飞虱生物型1和生物型Y的近交系,筛选了在不同近交系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的9个SSR (Simple Sequence Repeats)分子标记用于亲子鉴定.在雌虫交配次数试验中,观察并分子鉴定到23头成功交配的雌虫,其中19头雌虫一生仅进行1次交配,4头雌虫一生进行了2次交配,故褐飞虱雌虫是以单次交配为主、2次交配为辅的混合型交配策略.在性选择分析中,首先,性别内选择试验观察并鉴定到了23头交配成功的雄虫,其中18头生物型Y雄虫选择与雌虫进行交配;其次,性别间选择试验观察并鉴定到了83%生物型Y雄虫选择与雌虫进行交配.结果表明:在性选择行为中,生物型Y雄虫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

  • 相关文献

[1]水稻褐飞虱抗性基因研究进展. 彭选明,庞伯良,彭伟正,庞爱军. 2012

[2]水稻抗褐飞虱基因的发掘与利用研究. . 2011

[3]湖南省地方稻种资源多抗性评价. 侯小华,魏子生,周祖铭. 2000

[4]杂交稻种质资源抗病虫鉴定研究. 肖放华,彭兆普,李宣铿. 1992

[5]籼稻资源WD15515中抗褐飞虱QTL的定位研究. 石少阶,王卉颖,上官欣欣,刘丙芳,荆胜利,杜波,陈荣智,祝莉莉,何光存. 2016

[6]节水稻(陆稻)资源持久多抗性鉴定及利用研究. 罗赫荣,贺忠南,胡立冬,彭绍裘,李友荣,刘二明,黄费元. 2001

[7]索线虫科线虫对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的寄生动态及其防控效果. 彭兆普,赵鑫,唐涛,王培,符伟. 2017

[8]红莲型杂交稻新不育系珞红4A的选育. 黄文超,胡骏,刘文军,朱英国. 2013

[9]稻飞虱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控技术应用探讨. 刘亚平,彭兆普. 2011

[10]灌溉方式对优质晚稻田褐飞虱及黑肩绿盲蝽迁入及迁出的影响——湖南省益阳市个例分析. 刘洋,陈恺林,何洋,杨坚. 2017

[11]水稻与褐飞虱化学关系的研究进展. 张嘉娇,杜波,何光存,李家儒. 2018

[12]水稻品种(系)对褐飞虱抗性评价和分析. 马明勇,邓丽芬,何微. 2009

[13]褐飞虱SRAP-PCR体系的优化与确立. 荆胜利,何光存,江磊,李刚,刘虹,覃瑞. 2014

[14]水稻抗褐飞虱基因研究进展. 胡亮,杜波. 2011

[15]野生稻抗褐飞虱鉴定研究. 孙桂芝,黎用朝,郑瑞丰,陈英姿. 1996

[16]水稻褐飞虱综合治理研究与示范——农业公益性行业专项“水稻褐飞虱综合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华红霞,何予卿,杨长举,翟保平. 2011

[17]我国新育成水稻品种(材料)抗病虫性与米质的评价研究. 孙国昌,闵捷,吕仲贤,朱小源,肖放华,袁筱萍,沈君辉,毛雪琴,王汉荣,赵新华,杨祁云,陈能. 2003

[18]灌溉方式对优质晚稻褐飞虱及其主要天敌种群动态的影响. 刘洋,陈恺林,方宝华,汤文光,周学其,张玉烛,陈松. 2016

[19]聚合白背飞虱和褐飞虱抗性基因创制杂交水稻恢复系. 朱永生,白建林,谢鸿光,吴方喜,罗曦,姜身飞,何炜,陈丽萍,蔡秋华,谢华安,张建福. 2019

[20]水稻抗性蛋白OsRRK1抗褐飞虱机理分析. 马银花,李萍芳,董文静,易松望,杨芳,杜波,金晨钟.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