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湖南中籼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魏中伟 1 ; 马辉 1 ;

作者机构: 1.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水稻;产量;产量构成

期刊名称: 作物研究

ISSN: 1001-5280

年卷期: 2015 年 05 期

页码: 463-467

摘要: 以湖南省2004~2011年(2007年除外)共7年中稻区试的120个中籼稻品种(中熟组31个,迟熟组89个)试验数据为材料,研究分析了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中稻产量的变化趋势与穗实粒数有密切的正向关系;中熟组在保持适宜穗数的基础上通过扩充源库,同时增加粒重和穗粒数可以达到增产目的;迟熟组通过适当减少穗数,提高粒重或增加穗粒数可以达到增产目的。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建立的中稻产量结构模型可知:中稻中熟组、迟熟组每增加1单位(万穗)有效穗,产量分别增加21.681、17.124 kg/hm2,每增加1单位(g)千粒重,产量分别增加175.669、169.675 kg/hm2,每增加1单位(%)结实率,产量分别增加173.66、63.347 kg/hm2,每增加1单位(粒)穗颖花数,产量分别增加28.16、35.713 kg/hm2。

  • 相关文献

[1]PQQ对水稻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刘洋,李强,张玉烛,朱国奇. 2017

[2]不同施氮量对水稻产量、氮素吸收及利用效率的影响. 廖育林,汤海涛,黄铁平,夏海鳌,李向阳,左光华. 2010

[3]超级杂交水稻谷粒产量与叶光合速率的关系(英文). 袁隆平,王学华,张道允,陈娟,邓启云,赵炳然,许大全. 2007

[4]大麦播期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关系的初步分析. 罗仕林,刘平,姚宏. 1993

[5]超高产杂交水稻超优1000的生物学特性及抗倒性研究. 马国辉. 2015

[6]秸秆还田对土壤质量与作物生长的影响研究进展. 张杨珠,吴金水,彭福元. 2014

[7]施氮量对Y两优1号产量构成的影响. 朱校奇,崔新卫,纪雄辉,石丽红,李洪顺. 2009

[8]超级杂交稻Y两优900攻关片14.82t/hm~2产量结构分析及优化栽培途径探讨. 张玉烛,肖利民,吴俊,庄文,邓启云. 2014

[9]直播密度对常规早稻产量性状及冠层结构的影响. 张玉烛,何超. 2015

[10]应用群体改良技术选育水稻温敏核不育系的研究. 袁隆平. 2004

[11]不同种植模式对稻田土壤重金属含量及晚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唐海明,罗尊长,汪柯,杨光立,肖小平. 2011

[12]氮肥不同基追比例对水稻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贺双明,刘琼峰,李明德. 2012

[13]双季稻区不同土壤耕作模式对水稻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李超,肖小平,汤文光,郭立君,程凯凯,潘孝晨,汪柯,孙耿. 2019

[14]水稻新品种“隆粳678”选育及栽培技术. 于洪兰,陈基安,李小霞,唐占兵. 2016

[15]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双季稻区水稻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程爱武,徐一兰,郭立君,李微艳,肖小平,汤文光,孙继民. 2015

[16]紫云英利用后减施化肥对水稻产量和产值及土壤碳氮含量的影响. 李再明,谢坚,廖育林,杨曾平. 2014

[17]不合理施肥对水稻生物产量、养分吸收量和产量的影响. 张杨珠. 2007

[18]纳米增效尿素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农学利用率的影响. 马国辉,狄浩,田小海,王燚. 2010

[19]水稻“蜂—蛙—灯”绿色生产技术示范效果. 陈轶林,刘洋,赵正洪,张玉烛. 2017

[20]中国水稻生产形势分析. .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