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QTL定位(模糊匹配)
14条记录
水稻特大穗恢复系R1126的穗部性状遗传基础剖析

杂交水稻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结合全基因组重测序结果和已克隆基因信息分析了水稻特大穗恢复系R1126穗部性状相关基因(Gn1a、LP、Ghd7、Ghd8)的编码区序列,同日本晴相比,R1126的Gn1a基因有1个InDel和3个SNP变异,导致了编码的蛋白产物差异,可增加每穗总粒数,LP基因编码区发生了1个同义突变;R1126的Ghd7、Ghd8基因与明恢63一致。利用穗部性状差异明显的黄华占和R1126为亲本构建F2群体,对R1126穗部性状QTL进行初步定位,定位到4个控制每穗总粒数、3个控制穗长、1个控制一次枝梗数和4个控制二次枝梗数的QTL。其中,第8染色体RM80—RM447区间的贡献率最大,对一次枝梗数、穗长、二次枝梗数和每穗总粒数的贡献率分别达56.67%,49.89%,10.31%和9.67%;其次是第4染色体RM303—RM6748区间,对二次枝梗数和每穗总粒数的贡献率分别为11.95%和7.21%;第3染色体SFP3_3—RM1164区间对二次枝梗数和每穗总粒数的贡献率分别达11.61%和8.09%。

关键词: 水稻 穗部性状 全基因组重测序 基因比对 编码序列 QTL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特大穗恢复系R1126株叶型性状遗传基础剖析

杂交水稻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结合全基因组重测序结果和已克隆基因信息分析了水稻特大穗恢复系R1126株叶型相关基因sd1、IPA1的编码区序列,R1126的sd1基因与低脚乌尖一致,为半矮秆基因型;IPA1基因编码区序列与日本晴一致。利用株叶型差异明显的黄华占和R1126为亲本构建F2群体,对控制株叶型相关性状的QTL进行了初步定位,共定位到21个QTL,分布于第3,4,6,8,9和12染色体的7个区间。其中,第8染色体RM80—RM447区间的贡献率最大,对剑叶宽、倒2叶长、倒2叶宽、倒2叶重、倒3叶长、倒3叶重、茎周长、秆重的贡献率分别为4.34%,19.55%,1.99%,36.41%,13.07%,9.92%,36.53%和8.92%;其次是第4染色体的RM303—RM6748区间,对剑叶宽、倒2叶宽、倒3叶宽、倒3叶重、茎周长、倒2节间长、秆重的贡献率分别为23.8%,31.56%,6.87%,19.25%,1.97%,13.9%和17.13%。这2个区间为主效或多效性QTL聚集区间,其增效QTL均来自R1126。

关键词: 水稻 株叶型性状 全基因组重测序 基因比对 QTL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灌浆期耐热性研究进展

杂交水稻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灌浆期是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灌浆期高温通过影响C、N代谢途径和淀粉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使叶片光合效能降低、呼吸链受阻、淀粉合成及相关酶活性下降,进而导致水稻产量降低、米质变差。综述了灌浆期高温对水稻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以及水稻灌浆期耐热QTL定位及基因表达、蛋白质组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水稻 灌浆期 耐热性 生理特性 QTL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苗期耐冷性QTLs的定位

杂交水稻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耐冷的籼稻资源743与冷敏的广亲和材料Dular杂交得到的86个重组自交系(RIL)为材料,构建了一张包含90个微卫星标记的水稻分子连锁图谱。以12℃低温处理下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的变化和4℃致死温度处理后的凋萎率为耐冷性指标,进行了苗期耐冷性数量性状位点(QTLs)的分析。以低温下叶绿素含量为指标,检测到分别位于染色体3,5,6(2个)和9上的5个QTLs;而在染色体2,3,9和12上检测到与低温下丙二醛含量有关的4个QTLs;用凋萎率为指标定位的5个QTLs则分别位于染色体1(2个),3,9和11上。这些QTLs控制的表型变异分别为3.07%~17.15%。位于染色体9上的RM105—RM257区间的QTL与低温下的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及植株凋萎率均有关,是控制苗期耐冷性的主效QTL。

关键词: 水稻 苗期 耐冷性 QTL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