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水分胁迫(模糊匹配)
6条记录
水分胁迫影响农田杂草生长发育的研究概述

湖南农业科学 2019

摘要:水分胁迫对农田杂草与作物的影响存在差异,农事操作中常利用水分管理对杂草进行有效防控.论述了水分胁迫对农田杂草种子萌发、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态特征以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以期为农田杂草生态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水分胁迫 杂草 萌发 形态 生理生化 综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旱胁迫条件下喷施吡咯喹啉醌对辣椒生理响应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明吡咯喹啉醌对辣椒生长及干旱生理生化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方式,研究不同水分条件下吡咯喹啉醌对辣椒农艺性状、脯氨酸、叶绿素、可溶性糖、丙二醛、抗氧化酶、光合特性及辣椒品质的影响.[结果]干旱胁迫下喷施低浓度(0~500 nmol/L)吡咯喹啉醌对辣椒抗旱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有效抑制了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下降,协同增加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抗氧化酶活性显著增加,膜脂过氧化程度减弱,光合特性增强,其中200 nmol/L处理植株的净光合速率较0 nmol/L处理提高130.89%,果实品质得到部分改善;喷施高浓度(1000 nmol/L)吡咯喹啉醌抑制辣椒生长;在200 nmol/L浓度时最有利于辣椒的抗旱和生长.[结论]辣椒实际生产过程中,建议在干旱或半干旱辣椒种植区喷施200 nmol/L吡咯喹啉醌溶液.

关键词: 辣椒 水分胁迫 吡咯喹啉醌 生长 生理生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亚精胺引发对水分胁迫下水稻种子活力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核农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抗旱性不同的水稻品种旱116和湘早籼32号为材料,分别用0.25mmol.L-1的亚精胺(Spd)和水引发处理36 h后,在浓度为0、5%、10%、15%、20%和25%的PEG6000溶液中进行发芽试验,并测定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Spd和水引发处理可显著提高水稻种子在水分胁迫条件下的活力,促进幼苗生长,显著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脯氨酸(Pro)和Spd的含量,明显降低丙二醛(MDA)含量。表明Spd和水引发处理对提高水分胁迫下水稻种子活力及增强幼苗抗旱性具有重要作用。试验还表明,引发处理对抗旱性较强的水稻品种旱116的引发效果好于抗旱性较弱的湘早籼32号,Spd的引发效果好于水。

关键词: 种子引发 水稻 水分胁迫 种子活力 生理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旱拌种剂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南方农业学报 2012 CSCD

摘要:【目的】探讨抗旱拌种剂的不同施用量对玉米幼苗抗旱能力及产量的影响,为干旱地区玉米种子播前拌种处理技术提供参考。【方法】按抗旱拌种剂施用量:0(CK)、1.5、3.0、4.5、6.0kg/ha,设5个处理分别进行室内水分胁迫试验和田间试验,测定各处理对玉米的出芽率、相关农艺性状和成熟期产量的影响。【结果】在室内轻度干旱(R=55%)水分胁迫下,抗旱拌种剂施用量为3.0kg/ha处理的玉米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最好,与CK相比分别提高9.99%和9.10%,且各农艺性状指标相较CK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田间试验中,不同施用量抗旱拌种剂处理对玉米不同时期的株高具有促长作用,且对玉米苗期的促长作用大于其他时期,提高了玉米的生物量和鲜产量,其中抗旱拌种剂施用量为6.0kg/ha处理的生物量和鲜产量最高,与CK相比分别提高5.79%和5.25%,处理2次之。【结论】在轻度干旱R=55%条件下,施用3.0kg/ha的抗旱拌种剂,可增强玉米幼苗抗旱能力,提高玉米幼苗出芽率及成熟期产量。

关键词: 玉米 水分胁迫 抗旱拌种剂 发芽率 幼苗生长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分蘖期水分胁迫对水稻生长及多胺含量的影响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摘要:以旱116为材料,研究分蘖期水分胁迫对水稻生长及多胺含量的影响及与后期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影响叶绿素含量,株高相对增长速率及分蘖数的相对增长速率,通过回归分析,只有分蘖数的相对增长速率被引入方程;在外源精胺(Spm)的处理下,水稻抗旱系数显著增加,叶片中腐胺(Put)、亚精胺(Spd)和精胺(Spm)含量明显上升;在外源鸟嘌呤腙(MGBG)的处理下,水稻抗旱系数明显减小,叶片中Spd及Spm含量明显下降,通过相关分析,叶片中Put、Spd及Spm含量分别与抗旱系数及分蘖数的相对增长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片中Put、Spd及Spm含量与后期产量密切相关.

关键词: 旱116 分蘖期 水分胁迫 多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分胁迫下水稻幼苗多胺含量变化与抗旱性的关系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籼稻品种旱116、湘早籼32号为材料,不同质量分数(0%、5%、10%、15%、20%、25%)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自然干旱,研究水分胁迫下水稻腐胺(Put)、亚精胺(Spd)、精胺(Spm)含量的变化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水稻幼苗Put、Spd和Spm含量明显上升,且旱116的上升幅度明显大于湘早籼32号,Put、Spd和Spm含量与根冠比呈正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表明,Put对湘早籼32号地上部干重,Spd对旱116地上部及湘早籼32号根部干重,Spm对旱116和湘早籼32号根部干重影响显著.

关键词: 水分胁迫 水稻 多胺 抗旱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