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稻草还田模式下双季稻田周年CH_4排放特征及温室效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纪雄辉 1 ; 吴家梅 1 ; 朱坚 1 ; 黄涓 1 ;

作者机构: 1.中南大学隆平分院;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农业部长江中游平原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双季稻;稻田;稻草还田;甲烷

期刊名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ISSN: 1672-2043

年卷期: 2015 年 34 卷 03 期

页码: 585-59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南方双季稻田稻季无草翻耕冬季休闲(CK)、周年稻草焚烧还田翻耕(BST)、稻季稻草覆盖免耕冬季高桩(SNTH)、稻季稻草覆盖免耕冬季翻埋(SNTB)和稻季稻草翻耕还田冬季稻草翻埋(STB)5种稻草还田模式下双季稻田周年CH4排放进行观测,分析双季稻田周年CH4排放特征及其温室效应,旨在探索双季稻田CH4减排最佳的稻草还田方式及土壤耕作调控技术模式。结果表明:早、晚稻季CH4排放总量分别占全年CH4排放总量的43.9%和52.1%,冬闲季CH4排放比例很小,仅为4.0%;稻草还田显著增加了周年CH4排放总量(P<0.05),增加幅度为25.9%~92.8%(P<0.05),与STB处理相比,SNTH处理和SNTB处理均能显著降低CH4排放(P<0.05);不同稻草还田处理周年CH4温室效应大小顺序为:STB>BST>SNTB>SNTH>CK。可以看出,双季稻田稻季稻草覆盖免耕还田、冬季翻埋稻草还田或留桩还田能显著减缓因稻草直接还田CH4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在南方双季稻区是一项可行的CH4周年减排的稻草还田调控技术模式。

  • 相关文献

[1]稻草还田方式对双季稻田耕层土壤有机碳积累的影响. 彭华,纪雄辉,石丽红,田发祥,刘昭兵. 2010

[2]秸秆还田下减氮增密对双季稻田土壤氮素库容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李超,唐海明,汤文光,程凯凯,郭立君,汪柯,潘孝晨. 2019

[3]不同稻草还田模式下双季稻土壤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研究. 纪雄辉,吴家梅,朱坚,田发祥. 2016

[4]适宜双季稻稻草还田的多功能联合作业装置. 廖育林,鲁艳红,高雅洁,王宇,曹卫东,聂军. 2020

[5]黑麦草鲜草翻压还田对双季稻CH_4与N_2O排放的影响. 易丽霞,胡跃高,曾昭海,唐海明,肖小平,杨光立. 2011

[6]稻田土壤还原性物质特征及与甲烷排放的关联性分析. 纪雄辉,霍莲杰,彭华,官迪. 2014

[7]有机肥等碳施用对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英文). 纪雄辉,彭华,谢运河,官迪,田发祥,朱坚,霍莲杰. 2018

[8]不同有机肥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及产量的影响. 纪雄辉,彭华,谢运河,官迪,田发祥,朱坚,霍莲杰. 2018

[9]长期不同施肥类型对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速率的影响. 胡立峰,陈阜,肖小平,杨光立. 2006

[10]稻油不同轮作模式对农田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陈友德,赵杨,高杜娟,罗先富,崔婷,童中权,吴家梅. 2020

[11]干湿交替灌溉模式在湖南稻区适用性及其甲烷减排潜力评估. 张志伟,秦晓波,樊建凌,魏显虎,万运帆,王金明,廖育林,鲁艳红. 2022

[12]湖南省双季稻主产区保护性耕作关键技术定位研究 Ⅰ.稻田不同保护性耕作种植模式作物生长发育状况与经济效益评价. 李建国,胡立峰,罗尊长,屠乃美,李琳,王丽宏,王少斌,张帆,杨光立. 2006

[13]双季稻区冬季覆盖作物残茬还田对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肖小平,汤文光,杨光立. 2011

[14]长期施肥对双季稻田甲烷排放和关键功能微生物的影响. 唐海明,肖小平,汤文光,孙继民,刘杰,汪柯,李超,程凯凯,李微艳,孙耿. 2017

[15]镉污染稻草还田对土壤镉形态转化的影响. 罗尊长,黄道友,朱奇宏,刘守龙,饶中秀,任雪菲,席园. 2013

[16]早稻稻草还田方式对晚稻产量及钾素吸收利用的短期效应. 聂军,廖育林,谢坚,鲁艳红,周兴. 2016

[17]稻草高桩还田免耕抛栽晚稻肥料运筹效应研究. 汤海涛,肖小平,纪雄辉,黄凤球,孙继民. 2008

[18]湖南双季稻主产区稻草还田现状、作用机理及利用模式. 孙玉桃,叶桃林,汤海涛,杨光立. 2005

[19]免耕抛秧稻草还田技术在潜育化双季稻田中的应用效果. 鲁艳红,黄科延,杨曾平,谢坚,廖育林,聂军,周兴. 2014

[20]稻草不同还田方式对晚稻田土壤供肥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汤海涛,汤文光,申文桥.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