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456条记录
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YFB3-1高密度液体发酵条件优化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CSCD

摘要:旨在获得高密度的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YFB3-1生防菌剂,用于预防作物土传病害的发生。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菌株YFB3-1的液体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在酵母粉8 g/L、复合氨基酸10 g/L、氯化钠1 g/L、硫酸镁(MgSO4·7H2O) 1 g/L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菌株YFB3-1,初始pH7.0、接种量2.5%、发酵温度30℃、转速180 r/min和培养时间48 h为发酵条件时,获得的菌体浓度为2.89×1010cfu/mL,是菌株YFB3-1液体发酵的最优培养基和培养条件,比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NB)的菌体浓度4.77×10~9cfu/mL,提高了5.06倍,在相同时间内可以提高发酵效率。本研究为生防菌B velezensis YFB3-1的产业化扩大培养和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参数。

关键词: 贝莱斯芽孢杆菌 正交试验 高密度液体发酵 发酵条件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菌液替代部分化肥对土壤养分及辣椒产质量的影响

湖南农业科学 2023

摘要:为了明确贝莱斯芽孢杆菌在辣椒上的应用效果,研究以“兴蔬”215为供试辣椒品种,通过盆栽试验设置不施肥、单施化肥、单施菌液、100%化肥与菌液配施、化肥减量20%和50%后再与菌液配施等处理,考察了各处理对辣椒产量、果实品质、土壤养分含量等的影响,同时探究了土壤养分与辣椒内在果实品质的相关性,并通过主成分分析确定了化肥与生物菌液合理施用的比例。结果表明:化肥与生物菌液配施可以显著提升土壤肥力,增加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并有效缓解土壤酸化趋势,提升土壤pH值;同时促进辣椒根系对氮、磷的吸收,增加植株生物量,显著提高辣椒产量;增施菌液还能显著增强辣椒果实品质的各项指标,例如显著提升辣椒维生素C、纤维素、可溶性糖和辣椒素含量,但对辣椒果实质构无显著影响;相关性分析得知土壤有效磷与辣椒维生素C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速效钾与辣椒素存在负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常规施肥减量20%配施菌液的效果最佳,可在实际应用中推广。

关键词: 贝莱斯芽孢杆菌 辣椒 化肥科学减量 辣椒品质 土壤养分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防止磷过量积累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分子植物育种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磷是植物生长和发育所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由于自然或者人为原因,土壤中有效磷的分布严重不均。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植物逐渐形成了复杂的响应机制以维持体内的磷的稳态。植物可以通过改变根系构型、形成菌根共生体、诱导高亲和磷酸盐转运体、诱导分泌有机酸和酸性磷酸酶等多种途径,提高植物吸收和利用磷的效率。目前关于植物对低磷胁迫信号转导和适应机制的研究已比较深入,但是关于植物如何在磷充足、磷富余情况下避免磷毒害方面的研究还尚未明确。为了增加水稻的产量,农民往往施加了过量的化肥,这不仅造成了环境污染,也造成了部分耕地中磷的过量积累。植物也具有精细的调控机制,避免高磷毒害。本研究主要针对植物防止过量积累磷的分子机制进行综述,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磷稳态 磷过量积累 分子机制 植物生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沙田柚*枳杂交群体创建与InDel标记鉴定

果树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以沙田柚为母本,枳为父本杂交,以期获得具有枳优良特性并与柚嫁接亲和性强的砧木品种.[方法]2018—2021年在广西阳朔进行常规有性杂交,共采集274个果实,已播种70个果实的种子获得1830株F1代植株,结合形态学与InDel分子标记对F1代进行鉴定.[结果]授粉果实种子数量及形态与母本沙田柚相似,数量多,平均达123粒,但较母本大并稍圆;含饱满种子与败育种子,饱满种子:败育种子≈1:2.64;其中28个杂交果实繁育群体的叶片均为三出复叶,计551株;42个杂交果实繁育群体的叶片均为单身复叶,计1279株,通过InDel标记鉴定出杂种苗698株.[结论]沙田柚×枳的杂交后代叶型差异较大,需结合InDel标记进行精准鉴定.

关键词: 沙田柚 杂交 InDel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NCⅡ遗传交配设计的籼稻抽穗期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作物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抽穗期受光温资源和基因网络的共同调控,影响作物产量和品种的地域适应性,通过关联分析鉴定与抽穗期性状相关的显著位点和基因,对解析抽穗期的遗传基础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按照双因素交叉式遗传设计(North Carolina design Ⅱ, NCⅡ)将115份籼稻品种作为父本, 5份不育系作为母本,进行测交,得到了575个F1代的测交群体。对亲本和F1代抽穗期的表型值、亲本品种群体的一般配合力、F1代群体的特殊配合力和超亲优势值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1)共定位到104个关联位点,分布在12条染色体上。其中,第4条染色体上检测到的显著位点最多,为16个。在亲本的抽穗期表型、一般配合力、F1代的抽穗期表型、特殊配合力、超亲优势值5个数据集中分别检测到6、5、15、57和21个。对这5个数据集中的显著关联位点进行表型变异分析,发现在亲本抽穗期表型、一般配合力、F1代抽穗期表型、特殊配合力和超亲优势值这5个数据集中的显著关联位点对表型变异的总贡献率(phenotypicvariation explained, PVE)分别为79.57%、10.51%、33.35%、56.42%和54.86%。其中, 25个位点在多个数据集中被检测到,可能为抽穗期相关的热点区域。(2)通过关联分析得到的显著位点与日本晴参考基因组注释信息比对,共检测到5个已克隆抽穗期基因,其中3个基因与显著关联位点的基因组距离小于200 kb,对这3个基因中的单倍型组合与单个基因的优异单倍型进行比较发现,亲本品种群体中单倍型组合SDG724 (Hap.A)_Hd17 (Hap. E)_Ghd7 (Hap. A)的对应的水稻单株籽粒产量较高,抽穗期较长,该组合中各基因的单倍型对应于单个克隆基因的优异单倍型,表明优异单倍型的聚合的常规稻,具有更高的产量和更长的抽穗期。测交子代未见此情形,测交子代群体中SDG724(Hap.I)_Hd17(Hap.K)_Ghd7(Hap.I)的单倍型组合形式的水稻有适中的抽穗期和较高的产量,说明测交子代的抽穗期遗传机制较父本(常规水稻品种)复杂。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和单倍型分析相结合,能利用到多个SNP提供的连锁不平衡信息,提高了基因检测效率,对培育高产的水稻品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水稻 抽穗期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单倍型 NCⅡ遗传设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田综合种养主要模式及其研究进展

杂交水稻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稻田综合种养作为中国稻作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历经上千年的演变逐步由散养形成了现代种植与养殖的配套技术体系,主要模式已由稻鸭、稻鱼发展为稻虾、稻蟹、稻鳖、稻蛙等多种种养结合模式,并取得较好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综述了稻田综合种养的发展历程、应用及其种养模式,以及稻田综合种养下水稻生长及其经济、生态和社会效应,并且从田间工程改造、种养结合技术、产品品牌建设等方面论述了稻田综合种养中存在的问题,认为稻田综合种养的发展要强化政府引导、技术支撑和产业开发等,以期充分挖掘稻田综合种养的生产潜力,助力农业提质增效和绿色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稻田 综合种养 种养模式 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第12届"袁隆平农业科技奖"在长颁奖

杂交水稻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23年3月16日,湖南省袁隆平农业科技奖励基金会在长沙举行第12届“袁隆平农业科技奖”颁奖仪式。华南农业大学罗锡文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万建民院士,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马国辉研究员、王三良研究员、邓小林研究员和唐文帮教授,湖南金健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建龙教授,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尹丽辉高级农艺师,湖南省醴陵市农业农村局乔德良高级农艺师,海南省三亚市农业农村局柯用春局长,孟加拉国BRAC种子及农业公司总经理阿齐兹(MD. Azizul Haque)先生和美国世界粮食奖基金会名誉主席肯尼斯·奎恩(Kenneth Quinn)先生共12位对农业科技创新、世界粮食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国内外农业专家和工作者获得本次奖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南再生稻研究

中国种业 2023

摘要:为筑牢“压舱石”,守好“米袋子”,近年来湖南省积极推进单季稻区再生稻的发展。通过梳理湖南省再生稻产业发展的历程,回顾再生稻在品种选择、播种要求、施肥管理、留桩高度、激素调控、机械收获技术上的研究进展,分析比较再生稻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对湖南再生稻的发展作出阶段性总结。

关键词: 稻作模式 湖南 再生稻 碳足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引导花粉管生长与防止多管入囊的分子基础

植物科学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被子植物中,成熟花粉落在柱头上萌发出花粉管。花粉管在珠柄信号和珠孔信号的引导下,准确生长进入胚珠内的胚囊中,然后破裂释放两个精细胞完成双受精。被子植物建立了一套精细的调控机制,保证有且仅有一根花粉管进入胚囊完成双受精,从而保证遗传信息的稳定传递。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在花粉管引导与多管入囊阻断的机理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花粉管导向的后续机制研究及利用其克服远缘杂交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花粉管 花粉管导向 胚囊 珠柄 多管入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主要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体系现状与展望

中国种业 2023

摘要:种业要安全,种子质量要有保障,必须推进种子质量标准化工作。以稻、玉米、小麦、大豆、棉花5类农作物的种子质量标准体系为研究对象,综述了国际上发达国家和重要组织的96个标准与中国13个现行标准,采用体系架构方法、系统分析与对比分析相结合,研究了国内外主要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体系的差异。结果表明,国际种子生产程序等级分为以育种家种子为种源的“基础种子、注册种子、认证种子”三级,我国仅分为“原种和大田用种”两级,两级不同的质量指标分别达到国际标准不同的等级要求;我国水稻发芽率(85%)仅次于日本(90%),玉米单粒播发芽率(93%)高于国际(90%)3个百分点,小麦发芽率(85%)与国际标准相当,大豆发芽率(85%)、棉花光籽和包衣籽发芽率(80%)均高于国际标准。综上,我国应借鉴国际标准,制定以育种家种子为种源的三级程序,以保持优良品种的种性;国标根据中国种业发展实情提出了玉米单粒播新标准新模式,既体现了中国现代种子生产要求,又保证了中国种子在国际上的优势地位。未来随着机械化的发展,单粒播种技术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因此,制定单粒播种子质量评价标准,为单粒播种技术的应用及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奠定基础,这是改善农产品质量、发展高效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有效措施,也是规范种子企业行为,切实维护农民权益的必要之举。最后,借鉴国际标准特点与国标玉米单粒播标准新模式,对未来种子质量标准的发展趋势和前景进行了展望,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主要农作物 种子质量标准 国际标准 种子认证制度 种子活力 单粒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