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一种双季稻节氮丰产的生产方法

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发明人: 范美蓉;廖育林;秦晓波;汤文光;彭辉辉;李玉娥;鲁艳红;汤桂容;孙玉桃

专利号: CN201410105019.2

摘要: 本发明选择双季稻种植区,在晚稻收获前15-30天进行紫云英播种,晚稻收获后,按紫云英种植技术开好沟,施钙镁磷肥30-50kg/亩,氯化钾1-2kg/亩做基肥,早稻移栽前10-15天,进行干耕翻压,按早稻种植要求整地,放养红萍,保持田间水1.5-3.5cm高度的浅水8-10天后,施基肥进行早稻移栽。早、晚稻生长期间自然倒萍,晚稻移栽前缓控释氮肥做基施一次性施入,次年9月中下旬进行紫云英绿肥作物种植等农事的循环操作,本发明通过双季稻种植的冬闲期间种植紫云英绿肥、水稻生长期间放养红萍,晚稻减量施用水稻专用缓控释氮肥,利用紫云英和红萍固氮、吸碳,以地养地,为水稻提供有机物料和有机氮源,吸收双季稻稻田中易流失的养分,减少面源污染,使供肥与水稻需肥协调一致。

  • 相关文献

[1]增苗节氮对早稻抛秧群体生物学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陈恺林,刘洋,杨光立,汤文光,胡杨,张玉烛. 2014

[2]节氮20%条件下2种新型缓释复合肥在杂交水稻上的应用效果. 熊昌元,姚仪敏,李诗信,龙继锐. 2013

[3]湖南地区早晚稻双季配套直播品种风险初探. 刘三雄,闵军,黎用朝. 2018

[4]一种无药害农产品的生产方法及装置的应用效果. 吴嘉桐,王幼军,李宏告,张乐平,李丽辉,胡瑶,雷星宇. 2020

[5]第二讲 优质稻品种及其合理搭配. 李瑞蓉. 1999

[6]稻种资源对稻瘟病的抗谱测定. 王云高,罗耀光,彭绍裘,黄费元,刘二明. 1996

[7]第三讲 优质稻调优保优栽培技术(一). . 1999

[8]丰产优质南瓜新品种红蜜4号的选育. 胡新军,李勇奇,闵子扬,袁祖华,杨晓. 2019

[9]洞庭湖区双季稻三熟制光温潜力及高产理论研究初探. . 2004

[10]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晚稻产量和杂草群落的影响. 曾希柏,刘强,高菊生,文石林. 2016

[11]典型双季稻田施磷流失风险及阈值研究. 纪雄辉,田发祥,吴家梅,刘昭兵,彭华,柳赛花,官迪,谢运河. 2017

[12]稻草还田方式对双季稻田耕层土壤有机碳积累的影响. 彭华,纪雄辉,石丽红,田发祥,刘昭兵. 2010

[13]湘丰优系列杂交稻组合的育种实践与体会. 田妍,阳和华,徐秋生. 2016

[14]不同控释氮肥减量施用对双季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 聂军,廖育林,周兴,谢坚,汤文光,杨曾平. 2016

[15]栽培密度对双季稻产量及群体光合特性的影响. 陈立云,肖应辉,唐文帮,敬礼恒. 2014

[16]长期施肥对早稻产量和杂草群落的影响. 曾希柏,文石林,高菊生. 2015

[17]氮素抑制剂对双季稻产量、氮素利用效率及土壤氮平衡的影响. 聂军,廖育林,周兴,王宇,汤文光. 2018

[18]种植型微生物菌剂对双季稻植株产量、土壤养分及重金属Cd的影响. 肖小平,唐海明,汪柯,程凯凯,汤文光,杨光立. 2017

[19]农业气候资源变化对双季稻生产的可能影响分析. 郭夏宇,刘文祥,马国辉,青先国. 2014

[20]施氮量及抑制剂配比对双季稻生长期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纪雄辉,彭华,石丽红,田发祥,石生伟.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