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脱甲河水系CH_4关键产生途径及其稳定碳同位素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赵强 1 ; 吕成文 1 ; 秦晓波 1 ; 吴红宝 1 ; 万运帆 1 ; 廖育林 1 ; 鲁艳红 1 ; 王斌 1 ; 李勇 1 ;

作者机构: 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部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 脱甲河;CH4;扩散;产生途径;稳定碳同位素

期刊名称: 应用生态学报

ISSN: 1001-9332

年卷期: 2018 年 05 期

页码: 1450-146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脱甲河溶存CH_4关键产生途径,明晰水系碳同位素组成及其分布特征,为小流域CH_4排放估算和减排提供数据支撑.利用双层扩散模型法估算了CH_4浓度和传输通量,研究了周年内脱甲河4级河段(S_1~S_4)水体CH_4通量的时空分布及其主控环境因子;运用稳定同位素方法探究了溶存CH_4关键产生途径,分析了溶解CH_4、悬浮颗粒物和沉积物有机质δ~(13)C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水体pH均值为(7.27±0.03),各河段四季差异均显著;溶解氧(DO)在0.43~13.99 mg·L~(-1)内变化,S_1河段DO浓度最高且夏、秋季差异显著,其他河段均为冬与春、夏、秋季差异显著;可溶性有机碳(DOC)变化范围是0.34~8.32 mg·L~(-1),由S_1至S_4河段总体呈递增趋势;水体电导率(EC)和氧化还原电位(ORP)变化范围分别是17~436μS·cm~(-1)和-52.30~674.10 mV,各河段差异明显;铵态氮(NH_4~+-N)、硝态氮(NO_3~--N)浓度分别在0.30~1.35(平均0.90±0.10)mg·L~(-1)和0.82~2.45(平均1.62±0.16)mg·L~(-1)内变化.溶存CH_4浓度和传输通量变化范围分别是0~5.28(平均0.46±0.06)μmol·L~(-1)和-0.34~619.72(平均53.88±7.15)μg C·m~(-2)·h~(-1);均存在时空变化且变异规律相似,为春季>冬季>夏季>秋季,S_2>S_3>S_4>S_1.通量与水体铵态氮和DOC浓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各级河段均以乙酸发酵产甲烷途径为主导,但不同河段差异明显,乙酸发酵途径产CH_4贡献率以S_1河段最高(87%),其次为S_4(81%),S_2、S_3分别达到78%和76%.溶存CH_4、悬浮颗粒物和沉积物有机质的δ~(13)C均值分别为-41.64‰±1.91‰、-14.07‰±1.06‰和-26.20‰±1.02‰,溶存甲烷δ~(13)C与沉积物有机质的δ~(13)C呈显著正相关,与其传输通量呈极显著负相关.

  • 相关文献

[1]脱甲河流域水体溶解有机碳时空分布特征. 秦晓波,吕成文,李玉娥,廖育林,万运帆,高清竹,李勇. 2016

[2]生物黑炭还田对晚稻CH_4和N_2O综合减排影响研究. 纪雄辉,吴家梅,田发祥,霍莲杰,朱坚. 2011

[3]种植不同冬季作物对稻田甲烷、氧化亚氮排放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肖小平,孙继民,汤文光,汪柯,李微艳,杨光立. 2014

[4]早稻秸秆原位焚烧对红壤晚稻田CH_4和N_2O排放及产量的影响. 李玉娥,李明德,万运帆,彭华,吴海勇. 2011

[5]双季稻田不同种植模式对CH_4和N_2O排放的影响研究. 纪雄辉,吴家梅,朱坚,黄涓. 2015

[6]双季稻田种植不同冬季作物对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影晌. 肖小平,帅细强,汤文光,林叶春,汤海涛,杨光立. 2012

[7]双季稻田种植不同冬季作物对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肖小平,帅细强,汤文光,林叶春,汤海涛,杨光立. 2012

[8]不同稻草还田方式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影响研究. 伍芬琳,黄风球,李永,孙国峰,胡清,何莹莹,陈阜,杨光立. 2007

[9]不同冬季覆盖作物对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汤文光,帅细强,杨光立,汤海涛,肖小平. 2010

[10]晚稻期间秸秆还田对早稻田CH_4和N_2O排放以及产量的影响. 李玉娥,秦晓波,万运帆,彭华. 2011

[11]不同施肥措施对稻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张建峰,姜慧敏,杨俊诚,邓仕槐,李先,郭俊娒,李玲玲,刘晓,周贵宇. 2015

[12]不同稻秆处理方式下双季稻温室气体排放通量研究. 李玉娥,万运帆,石生伟,李明德. 2012

[13]晚稻期间秸秆还田对早稻田CH4和N2O排放以及产量的影响. 李玉娥,秦晓波,万运帆,彭华,纪雄辉. 2011

[14]早稻秸秆原位焚烧对红壤晚稻田CH4和N2O排放及产量的影响. 李玉娥,李明德,万运帆,彭华,吴海勇. 2011

[15]不同施肥处理下双季稻田CH_4和N_2O排放的全年观测研究. 李玉娥,李明德,万运帆,高清竹,彭华,秦晓波. 2011

[16]双季稻区冬季覆盖作物残茬还田对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肖小平,汤文光,杨光立. 2011

[17]莲草直胸跳甲释放量对其种群构建的影响. 傅建炜,郭建英,朱兴,黄思娣,万方浩.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