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长期不同施肥显著影响双季稻产量及养分吸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朱坚 1 ; 彭华 1 ; 李尝君 1 ; 蔡佳佩 1 ; 纪雄辉 1 ;

作者机构: 1.湖南省农业环境生态研究所农业部长江中游平原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控与修复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中南大学隆平分院;湖南大学

关键词: 施肥;养分吸收;双季稻

期刊名称: 湖南农业科学

ISSN: 1006-060X

年卷期: 2018 年 05 期

页码: 28-32

摘要: 为了解决双季稻氮、磷肥料施用过量、养分利用率偏低等问题,在典型双季稻区设置不同氮、磷施肥处理,对双季稻的产量效应和养分吸收进行分析,探讨合理的施肥量,为双季稻施肥管理提供理论支持。研究结果表明:(1)施肥显著影响水稻稻谷产量与秸秆生物量,水稻植株体氮、磷含量和积累总量随施肥量增加而显著增加。早稻氮(N,下同)、磷(P_2O_5,下同)施肥量分别在150和90 kg/hm~2,晚稻氮、磷施肥量分别在180和90 kg/hm~2范围内时,稻谷产量与秸秆产量随施氮量增加显著增加。超过该施肥量,对稻谷产量水稻增产没有显著效果。(2)区域早稻理论最高产量对应的氮、磷量分别为158.5和100.2 kg/hm~2,晚稻理论最高产量对应的氮、磷量为190.1和77.5 kg/hm~2。(3)稻田生态系统每年接受环境中氮、磷养分达108.1和29.8 kg/hm~2。

  • 相关文献

[1]湘北双季稻区种植翻压紫云英的氮肥减施效应. 王慧,周国朋,常单娜,高嵩涓,刘蕊,廖育林,鲁艳红,曾闹华,聂军,曹卫东. 2022

[2]不同母质发育的土壤对双季稻产量及养分吸收特性的影响. 逄焕成,唐海明,杨光立,李玉义,肖小平,汤文光,陈阜,任天志. 2013

[3]长期施肥对双季稻田甲烷排放和关键功能微生物的影响. 唐海明,肖小平,汤文光,孙继民,刘杰,汪柯,李超,程凯凯,李微艳,孙耿. 2017

[4]氮磷钾不同施用量对两系杂交水稻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戴平安,郑圣先,黄科延,廖育林. 2006

[5]洞庭湖区双季稻三熟制光温潜力及高产理论研究初探. . 2004

[6]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晚稻产量和杂草群落的影响. 曾希柏,刘强,高菊生,文石林. 2016

[7]典型双季稻田施磷流失风险及阈值研究. 纪雄辉,田发祥,吴家梅,刘昭兵,彭华,柳赛花,官迪,谢运河. 2017

[8]稻草还田方式对双季稻田耕层土壤有机碳积累的影响. 彭华,纪雄辉,石丽红,田发祥,刘昭兵. 2010

[9]湘丰优系列杂交稻组合的育种实践与体会. 田妍,阳和华,徐秋生. 2016

[10]不同控释氮肥减量施用对双季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 聂军,廖育林,周兴,谢坚,汤文光,杨曾平. 2016

[11]栽培密度对双季稻产量及群体光合特性的影响. 陈立云,肖应辉,唐文帮,敬礼恒. 2014

[12]长期施肥对早稻产量和杂草群落的影响. 曾希柏,文石林,高菊生. 2015

[13]氮素抑制剂对双季稻产量、氮素利用效率及土壤氮平衡的影响. 聂军,廖育林,周兴,王宇,汤文光. 2018

[14]种植型微生物菌剂对双季稻植株产量、土壤养分及重金属Cd的影响. 肖小平,唐海明,汪柯,程凯凯,汤文光,杨光立. 2017

[15]农业气候资源变化对双季稻生产的可能影响分析. 郭夏宇,刘文祥,马国辉,青先国. 2014

[16]施氮量及抑制剂配比对双季稻生长期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纪雄辉,彭华,石丽红,田发祥,石生伟. 2010

[17]秸秆还田下减氮增密对双季稻田土壤氮素库容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李超,唐海明,汤文光,程凯凯,郭立君,汪柯,潘孝晨. 2019

[18]双季稻种植下不同类型土壤连续施用控释氮肥的效应研究(英文). 廖育林,聂军,谢坚,杨曾平,戴平安. 2012

[19]双季稻田不同种植模式对CH_4和N_2O排放的影响研究. 纪雄辉,吴家梅,朱坚,黄涓. 2015

[20]冬季覆盖作物残茬还田对双季稻田土壤有机碳和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唐海明,聂泽民,郭立君,刘征鹏,汤文光,汪柯,杨光立.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