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长期不同施肥模式对南方双季稻田生态系统净碳汇效应和经济收益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石丽红 1 ; 唐海明 1 ; 文丽 1 ; 程凯凯 1 ; 李超 1 ; 李微艳 1 ; 肖小平 1 ;

作者机构: 1.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关键词: 水稻;双季稻田;施肥模式;生态系统;碳汇;经济收益

期刊名称: 应用生态学报

ISSN: 1001-9332

年卷期: 2022 年 33 卷 009 期

页码: 2450-245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施肥措施与稻田生态系统净碳汇效应、经济收益的关系密切.本研究以长期(35年)定位施肥试验田为平台,分析了单独施用化肥(MF)、秸秆还田+化肥(RF)、30%有机肥+70%化肥(OM)和无肥对照(CK)4种不同施肥模式对我国南方双季稻田耕层土壤固碳速率、碳密度、年碳汇平衡和经济收益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双季稻田耕层土壤碳库变化范围为216.02~866.74 kg·hm-2·a-1,OM处理土壤碳年变化量显著高于MF、RF和CK处理;双季稻田土壤固碳速率为51.5~650.7 kg·hm-2·a-1,表土碳密度为55.64~78.42 t·hm-2,各施肥处理高低顺序均为OM>RF>MF>CK.各施肥处理双季稻田生态系统水稻的碳吸收为4.42~9.32 t C·hm-2·a-1,其高低顺序为OM>RF>MF>CK;与MF处理相比,OM和RF处理稻田土壤净碳汇量分别提高了 27.6%和13.6%.各施肥处理双季稻田生态系统的碳成本物质投入变化范围为1.49~2.17 t C·hm-2·a-1,年经济收益变化范围为1.30×103~7.83×103元·hm-2·a-1,其高低顺序为RF>OM>MF>CK;OM、RF和MF处理双季稻田生态系统经济效益的净收益均显著高于CK处理.总之,长期施用有机肥、秸秆还田配施化肥措施均有利于增加双季稻田土壤固碳速率、碳汇效应和经济收益,是提高南方双季稻田土壤有机碳贮量的施肥模式.

  • 相关文献

[1]不同耕作模式对双季稻田生态系统净碳汇效应及收益的影响. 唐海明,李超,肖小平,潘孝晨,程凯凯,董春华,石丽红,罗尊长. 2020

[2]洞庭湖地区长期施肥条件下双季稻田生态系统净碳汇效应及收益评估. 纪雄辉,刘昭兵,石丽红,田发祥,李洪顺. 2009

[3]冬季覆盖作物秸秆还田对双季稻田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唐海明,肖小平,李超,汤文光,郭立君,汪柯,孙玉桃,程凯凯,孙耿,潘孝晨. 2018

[4]冬季覆盖作物秸秆还田对双季稻田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英文). 唐海明,肖小平,李超,汤文光,郭立君,汪柯,孙玉桃,程凯凯,孙耿,潘孝晨. 2018

[5]双季稻区长期不同施肥模式对水稻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唐海明,程爱武,肖小平,郭立君,孙继民,刘杰,李微艳. 2015

[6]长期施肥对双季稻区水稻植株养分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肖小平,李超,程凯凯,汪柯,孙耿,张帆,潘孝晨. 2018

[7]长期施肥模式对双季水稻生理特性与产量的影响. 唐海明,肖小平,李超,汤文光,郭立君,汪柯,程凯凯,潘孝晨,孙耿. 2018

[8]长期不同施肥措施对双季稻田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和水解酶活性的影响. 石丽红,李超,唐海明,程凯凯,李微艳,文丽,肖小平. 2021

[9]长期施肥方式对双季稻根系生理特性与产量的影响. 石丽红,李超,唐海明,文丽,李微艳,肖小平,程凯凯,刘曲,程爱武. 2021

[10]耕作方式对稻田土壤有机碳组分含量及其分布的影响. 崔思远,陈阜,肖小平,张海林. 2011

[11]湖南典型双季稻田氨挥发对施氮量的响应研究. 石丽红,田发祥,霍莲杰,纪雄辉. 2013

[12]稻田温室气体排放与土壤微生物菌群的多元回归分析. 李玉娥,石生伟,万运帆,纪雄辉,廖育林,Hong Wang,刘运通,李勇. 2012

[13]种植不同冬季作物对稻田甲烷、氧化亚氮排放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肖小平,孙继民,汤文光,汪柯,李微艳,杨光立. 2014

[14]耕作方式和稻草还田对双季稻田CH4和N2O排放的影响. 李玉娥,万运帆,廖育林,范美蓉,高清竹,刘硕,马欣. 2014

[15]免耕抛秧稻草还田技术在潜育化双季稻田中的应用效果. 鲁艳红,黄科延,杨曾平,谢坚,廖育林,聂军,周兴. 2014

[16]控释氮肥对洞庭湖区双季稻田表面水氮素动态及其径流损失的影响. 郑圣先,鲁艳红,廖育林. 2007

[17]应用耕作指数评价耕作措施对双季稻田土壤质量的影响. 张明园,孙国峰,汤文光,陈阜,张海林. 2011

[18]洞庭湖区不同稻田土壤及施肥对养分淋溶损失的影响. 郑圣先,石丽红,廖育林. 2008

[19]双季稻区6种不同稻田土壤类型对晚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汤文光,肖小平,罗尊长,汪柯,张帆,杨光立. 2012

[20]南方双季稻田稻草还田的碳汇效应. 纪雄辉,彭华,石丽红,刘昭兵,田发祥,霍连杰,朱坚.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