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高粱稻GLR与受体9311的遗传多态性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胡远艺 1 ; 毛毕刚 1 ; 彭彦 1 ; 韶也 1 ; 袁智成 1 ; 罗武中 1 ; 盛夏冰 1 ; 李曜魁 1 ;

作者机构: 1.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水稻;高粱;基因组DNA转移;穗茎注射法;InDel分子标记

期刊名称: 杂交水稻

ISSN: 1005-3956

年卷期: 2015 年 30 卷 02 期

页码: 57-6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穗茎注射法"将高粱BTx623基因组DNA导入超级杂交稻亲本9311,获得了高着粒密度的大穗变异系"高粱稻"GLR。用225对In Del分子标记对原始变异株及其自交3代株系与供体和受体进行多态性检测,发现两者与受体9311相比分别有20.4%和10.7%的多态位点,并在原始变异株及其自交3代株系中发现受体9311不存在而与供体高粱同源的片段,从分子水平证明了供体高粱DNA片段向受体水稻基因组的转移。比较分析5个已克隆的穗部性状相关基因在变异系与受体9311中的多态性,发现DEP3、D1和Gnla 3个基因共存在35个SNP和6个In Del,其中9个SNP和2个In Del位于外显子。

  • 相关文献

[1]水稻外源DNA导入变异系与受体的农艺性状差异及其基因变异分析. 胡远艺,彭彦,毛毕刚,王津津,赵炳然. 2013

[2]水稻窄叶突变体nl(t)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 毛毕刚,胡远艺,郭李勤,彭彦,韶也,阳和华,赵炳然. 2015

[3]杂交水稻分子育种取得重大进展(英文). 袁隆平. 2005

[4]转小粒野生稻基因组DNA水稻的光合性状研究. 袁娇,夏石头,黄志远,孙一丹,赵炳然. 2011

[5]我国高粱育种研究进展. . 2004

[6]两系高粱杂种优势分析. 刘海军,尹颛斌,叶桃林. 2000

[7]两系杂交糯高粱种子贮藏技术研究. 刘海军,曾贤杰,尹颛斌,陈红波. 2000

[8]发展两系高粱,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湖南省高粱生产现状及发展分析. 曾贤杰. 2000

[9]南方旱地两系杂交高粱春播-秋季再生高产栽培技术. 刘海军,曾贤杰,汤文光,刘登望,尹颛斌. 2003

[10]我国高粱育种研究进展. 刘海军,曾贤杰,尹颛斌. 2002

[11]因地制宜发展糯高粱生产,加速农业产业化开发. 曾贤杰. 2001

[12]湘两优糯粱1号营养特性及施肥技术研究. 刘海军,曾贤杰,尹颛斌. 2001

[13]严把种子质量关,加快两系杂交高粱产业化进程. 刘海军,曾贤杰. 2003

[14]浅谈湖南省高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曾贤杰,叶桃林,胡照云,尹颛斌. 2016

[15]"种、肥一体"模式下氮肥运筹对高粱种植效益的影响. 郭立君,彭志红,郑建军,曾贤杰,尹颛斌,张琳,杨威. 2022

[16]赤泥与猪粪配施对水稻生理特性和镉吸收效果的影响. 廖育林,Luo Lin,罗琳,Chen Xu. 2012

[17]五年定位试验钾肥用量对双季稻产量和施钾效应的影响. 鲁艳红,Liao Yulin,廖育林. 2012

[18]水稻褐飞虱抗性基因研究进展. 彭选明,庞伯良,彭伟正,庞爱军. 2012

[19]低镉胁迫下水稻幼苗硅—镉互作初步研究. 柳赛花,纪雄辉,Vladimir Matychenkov. 2014

[20]水稻节氮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策略及实践. 龙继锐,汤海涛.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