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条带间作下矮秆作物行间辐射差异的模拟与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笑宏 1 ; 李保国 2 ; 朱晋宇 1 ; 马韫韬 3 ;

作者机构: 1.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2.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3.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作物;模型;辐射;条带间;光分布;辐射差异

期刊名称: 农业工程学报

ISSN: 1002-6819

年卷期: 2015 年 31 卷 S2 期

页码: 246-255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间作是未来中国解决粮食安全的一种重要途径,提高间作内光合有效辐射(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PAR)的利用效率对于提高作物单产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针对Munz模型中对于窄条带间作下模拟精度降低的问题,引入了玉米叶面积密度随冠层深度的分布函数,并基于试验测量的辐射重新获取了散射辐射消光系数,实现了窄条带间作系统中不同行矮秆作物冠顶瞬时PAR的模拟。试验设置了3∶6和2∶3两种玉米/大豆间作处理,并进行不同天气条件下各行大豆冠顶PAR模拟值与测量值的比较。结果显示:两者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决定系数(R2)的范围为0.76~0.99,3∶6间作大豆中行的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范围为59.1~76.4μmol/(m2·s),内行为76.8~99.7μmol/(m2·s),边行为97.2~157.8μmol/(m2·s);2∶3间作大豆中行RMSE的范围94.9~129.5μmol/(m2·s),边行为125.8~181.0μmol/(m2·s)。结果表明:模型能够较好模拟一天中各行大豆冠顶PAR的变化规律,并能基本反映各行全天累积PAR的差异,且3∶6间作的模拟精度优于2∶3间作,内行优于边行。研究可为条带间作系统内不同行矮秆作物的生长及产量差异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

  • 相关文献

[1]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的辐射合成技术研究. 赵彩凤,张乐平,邵颖,李先. 2018

[2]推广作物粉垄栽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甘秀芹,刘斌,申章佑,陈烈臣,白德朗. 2012

[3]我国南方作物高效施钾技术的研究进展. 郑圣先. 2004

[4]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研究进展. 张玉烛,张岳,曾翔,屠乃美. 2008

[5]我国空间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庞伯良,谭林. 2006

[6]利用分子标记预测作物杂种优势研究进展. 邓小林,罗崇善. 2007

[7]遮荫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其生理响应研究进展. 张超凡,黄艳岚,周虹. 2013

[8]航天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杨震,庞伯良. 2007

[9]我国加入WTO与农产品农药残留的检测控制. 竺锡武,谭新球,李来梅. 2000

[10]基于作物水分亏缺指数的春玉米季节性干旱时空特征分析. 杨晓光,曲辉辉,冯利平,黄彬香,王靖,施生锦,武永峰,张晓煜,肖小平,杨光立,李茂松. 2009

[11]CRISPR/Cas9技术在作物中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罗银,刘峰. 2020

[12]超高产杂交稻的光响应曲线及其模型拟合. 滕振宁,刘洋,张玉烛. 2017

[13]区域性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情况预测预报模型. 张德咏,戴建平,彭静,匡炜,刘勇. 2013

[14]镉对不同品种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 方宝华,刘洋,何洋,杨坚,何小娥,张玉烛. 2016

[15]农田土壤铅、镉含量影响因素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 李明德,段建南,吴海勇,洪曦. 2013

[16]水稻纹枯病预测和管理模型——SIMPMRS. 彭绍裘,邹汉玄,李碧文,康霄文,翦豪,向绪友. 1992

[17]两系杂交水稻制种安全模型的构建. 刘海,邓竹清,邓林峰,邓小林,赵炳然,胡忠孝,黎妮,王伟平.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