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隆两优华占高产高效再生稻栽培技术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严兴康 1 ; 庞爱军 1 ; 唐艳军 1 ; 朱贵祥 1 ; 伍国银 1 ; 唐少东 1 ; 胡继银 1 ;

作者机构: 1.冷水滩区农业局;双牌县东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湖南省农业科学院;零陵区农业委员会;道县农业委员会;双牌县农业委员会;湖南希望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永州市农科所

关键词: 隆两优华占;再生稻;机收;栽培技术

期刊名称: 湖南农业科学

ISSN: 1006-060X

年卷期: 2017 年 05 期

页码: 17-20+24

摘要: 2015~2016年在湖南永州对隆两优华占再生稻进行了喷施"九二○"、增施促芽肥、机收时稻田土壤水分含量、留桩高度对比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隆两优华占两季总产量最高,生育期适中,再生力强,抗逆性较强,是一个综合性状优良的再生稻品种;蓄留再生稻在前季稻齐穗后约15 d和再生稻破口期喷施"九二○"可明显提高产量;在肥力上等的田块增施促芽肥尿素10~12.5 kg/667m~2,在肥力中等和差的田块增施促芽肥尿素15 kg/667m~2,可显著提高再生稻产量;头季稻机械收割蓄留的再生稻产量低于人工收割蓄留的;蓄留再生稻以头季稻始穗后约18 d排水晒田再机械收割最适宜;机械收割留桩高度以25~30 cm为宜。

  • 相关文献

[1]准两优608一季加再生单产超15t/hm~2高产栽培技术. 欧阳红,赵湘群,李立志,康冬前. 2014

[2]超级杂交稻“一季加再生”高产示范与主要栽培技术. 彭既明,李立志,曾文雄,贺雨金. 2010

[3]超级杂交稻Y两优1号“头季稻-再生稻”示范表现及关键技术. 邓启长,李杰,邓启云. 2007

[4]晶两优华占的特征特性及一季稻+再生稻直播栽培技术. 罗琳,梁建红,刘建文. 2020

[5]盐胁迫对杂交稻隆两优华占及其亲本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汪雪峰,盛夏冰,谭炎宁,孙志忠,余东,袁定阳,段美娟. 2021

[6]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南方春大豆产量形成和机收质量的影响. 唐利忠,谢宜芝,孙小成,欧阳国春,雷干农,李小红,朱旺冲. 2021

[7]不同种植方式对再生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陈恺林,赵正洪,刘洋,周学其,张玉烛. 2017

[8]不同水稻品种(品系)对不同来源稻曲病菌株的抗性反应. 杨春晓,杨志富,李成刚,朱小源,杨健源,冯爱卿,刘二明,谭新球. 2012

[9]再生稻及超级杂交稻再生利用研究进展. 邓启云,陈春光,庄文,武文. 2007

[10]再生稻优良品种(组合)筛选研究. 李彦宁,熊继东,罗赫荣. 2002

[11]两系杂交早灿作再生稻栽培试验初报. 蔡立湘. 2002

[12]受涝早稻割穗留桩蓄留再生稻的生物学特性及救灾效益. 肖小平,汤文光,唐海明,汪柯,程凯凯,郭立君,杨光立. 2017

[13]谈谈两优培特的一季加再生栽培技术. 罗孝和,廖瑞靖. 2000

[14]中稻抛栽蓄留再生稻稻田免耕关键技术. 徐志德,熊继东,罗赫荣,李彦宁. 2003

[15]湘中籼4号的再生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张黎光,闵军,龙胜金,黄海明. 2001

[16]超级杂交稻再生稻和主季稻源库关系比较. 邓启云,陈春光,龙世平,尹文雅,庄文. 2009

[17]湖南省稻区种植结构调整研究Ⅱ -水稻种植模式调整. 戴力,赵杨,潘孝武,罗先富,夏胜平,赵正洪. 2019

[18]再生稻田间管理和养分运筹研究进展. 肖健,张江林,高雅洁,鲁艳红,廖育林,聂军. 2023

[19]湖南再生稻研究. 粟绍军,王素华,吴立群,谈发俊,陈广明,乔傲远,毛远利. 2023

[20]极端高温干旱条件下娄底市再生稻品种筛选试验初报. 陈海含,谭炎宁,赵湘群,唐咸瑞.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