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红菜薹品种对~(15)N吸收总量的差异初探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石柱 1 ; 汪端华 2 ; 郑明福 2 ;

作者机构: 1.长沙县农业局

2.湖南省蔬菜研究所

关键词: 红菜薹;品种;氮素;15N示踪技术

期刊名称: 湖南农业科学

ISSN: 1006-060X

年卷期: 2015 年 09 期

页码: 41-44

摘要: 氮素是红菜薹产量形成的关键要素,研究不同品种红菜薹对15N吸收总量的差异,对红菜薹品种的合理施肥具有参考价值。采用大棚内盆栽试验,应用15N示踪技术,设M1(根际施入法)、M2(主薹注射法)和M3(主薹叶片涂抹法)3种施入15N的方法,探讨不同品种对15N吸收总量的差异。结果表明,红菜薹吸收15N的总量依次为M1(1.007 3 g/株)>M2(0.253 7 g/株)>M3(0.231 2 g/株),M1与M2和M3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M2与M3差异不显著;Vb(侧薹型品种,0.588 5 g/株)>Va(主薹型品种,0.402 6 g/株),差异显著(P<0.05);Va1(长沙红菜薹)、Va2(湘潭红菜薹)、Vb1(五彩紫薹2号)、Vb2(五彩红薹2号)4个参试品种中,Vb2(0.649 7 g/株)>Vb1(0.527 2 g/株)>Va2(0.496 3 g/株)>Va1(0.316 3 g/株)。这说明土壤施氮比植株施氮更利于红菜薹对氮素的吸收、利用;侧薹型品种比主薹型品种对氮素的吸收利用水平更高;不同品种对氮素的吸收利用水平存在差异。因此,在生产上应根据品种类型和特性施用氮肥。

  • 相关文献

[1]红菜薹“3415”肥效试验研究. 阳新平,黄三海. 2014

[2]SSR分子标记技术研究紫菜薹资源的亲缘关系(英文). 白占兵,吴艺飞,周晓波. 2012

[3]极早熟红菜薹新品种五彩红薹1号的选育. 丁茁荑,郑明福,徐忠. 2006

[4]不同氮肥施用量对红菜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聂军,廖育林,黄绍文,唐继伟. 2011

[5]红菜薹小孢子培养技术研究. 丁茁荑,戴雄泽,周晓波,汪端华. 2016

[6]红菜薹小孢子培养技术研究进展. 丁茁荑,肖杰,周晓波,李兵. 2013

[7]湖南红菜薹霜霉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梁志怀,成燕清,张屹,陈玉荣. 2014

[8]氮素对茶树根系影响的研究进展. 常硕其,傅海平,刘红艳,李维,段继华,张亚莲. 2012

[9]控释氮肥对洞庭湖区双季稻田表面水氮素动态及其径流损失的影响. 郑圣先,鲁艳红,廖育林. 2007

[10]施用尿素和控释氮肥的双季稻田表层水氮素动态及其径流损失规律. 郑圣先,鲁艳红,廖育林. 2006

[11]穗肥氮施用比例对两系杂交水稻氮素吸收、籽粒氨基酸含量和产量的影响. 郑圣先,李学斌,聂军,易国英,袁迪仁,黄科延. 2006

[12]不同密度下抗性与敏感稗草对水稻氮素水平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李书燕,王彦辉,柏连阳,彭琼. 2020

[13]氮素水平对不同品种茶树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向芬,李维,刘红艳,周凌云,江昌俊. 2018

[14]氮素减施对茶树光合作用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李维,向芬,周凌云,刘红艳,曾泽萱. 2020

[15]湖南省地方稻种资源多抗性评价. 侯小华,魏子生,周祖铭. 2000

[16]第二讲 优质稻品种及其合理搭配. 李瑞蓉. 1999

[17]近10年湖南省优质稻品种研发状况分析. 王子平,周昆,任泽民,谢慧,赵正洪. 2011

[18]菜用大豆品种与收获期的研究初报. 赵政文,李小红. 2002

[19]高产优质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沣油520的选育. 陈卫江,李莓,曲亮,王同华. 2010

[20]中国果树新品种保护的现状与建议. 王中炎.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