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高频词云

李俊

简介:李 俊,男,博士、研究员,在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和农业部微生物肥料质检中心从事生物固氮、农用微生物资源和应用基础研究、以及微生物肥料行业管理工作。现为中国微生物学会第八届常务理事,农业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微生物学会付理事长。 采用分子克隆技术和PCR技术研究大豆和花生根瘤菌的系统发育及其起源和进化关系,为超慢生大豆根瘤菌新种的正式发表提供了依据;对慢生根瘤菌系统发育研究中得出,23S rRNA比16S rRNA基因更为有效的系统发育标志基因;使用rep-PCR技术研究国内外的花生根瘤菌,得出了中国花生根瘤菌基因组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多样性;在国外实验室首次用16S-23S rRNA间隔区域(IGS)的PCR-RFLP研究慢生根瘤菌,试验结果表明它是鉴定这一类微生物的快速、简单和准确的手段。主持建立了微生物肥料(农用微生物产品)标准体系,为国内外首创。近几年主持国际合作、国家科技部和农业部课题12项。发表论文31余篇,合作主编专著2部,参编4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

专业领域:农业微生物学 所在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 发文量: 100
  • |
  • 被引量: 542
  • |
  • EI: 0
  • |
  • SCI: 0
  • |
  • 北大核心: 46
  • |
  • CSSI: 0
  • |
  • CSCD: 72

李 俊,男,博士、研究员,在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和农业部微生物肥料质检中心从事生物固氮、农用微生物资源和应用基础研究、以及微生物肥料行业管理工作。现为中国微生物学会第八届常务理事,农业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微生物学会付理事长。 采用分子克隆技术和PCR技术研究大豆和花生根瘤菌的系统发育及其起源和进化关系,为超慢生大豆根瘤菌新种的正式发表提供了依据;对慢生根瘤菌系统发育研究中得出,23S rRNA比16S rRNA基因更为有效的系统发育标志基因;使用rep-PCR技术研究国内外的花生根瘤菌,得出了中国花生根瘤菌基因组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多样性;在国外实验室首次用16S-23S rRNA间隔区域(IGS)的PCR-RFLP研究慢生根瘤菌,试验结果表明它是鉴定这一类微生物的快速、简单和准确的手段。主持建立了微生物肥料(农用微生物产品)标准体系,为国内外首创。近几年主持国际合作、国家科技部和农业部课题12项。发表论文31余篇,合作主编专著2部,参编4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

研究方向

所在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主要成就

采用分子克隆技术和PCR技术研究大豆和花生根瘤菌的系统发育及其起源和进化关系,为超慢生大豆根瘤菌新种的正式发表提供了依据;对慢生根瘤菌系统发育研究中得出,23S rRNA比16S rRNA基因更为有效的系统发育标志基因;使用rep-PCR技术研究国内外的花生根瘤菌,得出了中国花生根瘤菌基因组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多样性;在国外实验室首次用16S-23S rRNA间隔区域(IGS)的PCR-RFLP研究慢生根瘤菌,试验结果表明它是鉴定这一类微生物的快速、简单和准确的手段。主持建立了微生物肥料(农用微生物产品)标准体系,为国内外首创。近几年主持国际合作、国家科技部和农业部课题12项。发表论文31余篇,合作主编专著2部,参编4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

教育背景

查找成果
筛选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会议论文 ()

  • 获奖成果()

  • 专利()

资源类型=中文期刊
共0条记录

全部

  • 全部
  • 第一作者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发文趋势

期刊分布统计

收录级别统计

筛选

合作成果10条记录,权限内显示1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