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456条记录
稀土元素对农产品中六六六残留量的降解效应研究初报

环境科学 1981

摘要: 农业生产中化学农药施用不当而造成环境污染和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增加,是当前危害人体健康的一个重要问题。当前国内外对农药所造成的生态污染从各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特别是DDT和六六六等有机氯农药,自然降解的速度很慢。但我国过去和现在使用有机氯农药数量很大,给环境和生态造成污染,特别是对于农产品的污染,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因此,如何控制和消除这种污染,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选用抗性品种防治病虫害研究简报

昆虫知识 1980

摘要: 近几年来,我们从国内外大量品种中鉴定、筛选并育成了一些抗白叶枯病、褐稻虱等病虫的品种,已在生产上应用。现将1976—1979年试验示范所取得的结果初步归纳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夹泥田低产的原因及其改良的研究

土壤肥料 1980

摘要: 青夹泥田,分布于我省丘陵、山区、平原的冲口,垄田及低洼地方,约占稻田面积8.3%,母质为第四纪红色粘土,湖积物和板页岩,石灰岩风化物等。青夹泥田的特征特性与其生产性能极为密切,因此,研究其特征特性,可为其改良提供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宜章县双季杂交水稻示范片高产栽培经验

湖南农业科技 1980

摘要:为了试验、示范双季杂交稻,省农科院、省农业局1979年联合宜章县搞试点,我从事了这一技术工作。现谈几点体会。    宜章县1979年种植杂交早稻25000亩,其中成片连作杂交稻3515亩。早稻于7月下旬由省、地、县、社四级验收组验收了有代表性的13个生产队,19丘田,面积共29.48亩,平均亩收干谷1079.2斤。其中,岩泉公社沙溪大队第四生产队是个高产队,验收1.17亩,亩产干谷1349.6斤。同时也验收了邻队最低的一丘,面积1.92亩,亩产仍有833.4斤。一六公社是全县的一个示范片,该公社种杂交早稻3100亩,统计各队杂交早稻1694亩,平均亩产1044斤;另统计常规早稻16521亩,平均亩产670斤。杂交早稻比常规早稻每亩平均增产374斤,最多的每亩增产419斤,最少的每亩增产35斤。由于采取了有力措施,杂交早稻7月25日开始收获,8月7日前收完,插下杂交晚稻。杂交晚稻于10月下旬亦经省、地、县、社验收小组验收。杂交晚稻验收6丘田,面积9.68亩,平均亩产903斤(杂交早稻平均亩产1007.5斤),全年平均亩产1910.5斤。另验收了早稻湘矮早9号、晚稻杂交稻的9丘i,湘矮早9号平均亩产769.6斤,杂交晚稻平均亩产996.7斤,两季亩产1756.3斤。还验收了两季都是常规稻的两丘田,面积2*3亩,早稻湘矮早9号,亩产状斤,晚稻E26和桂朝2号,平均亩产805斤,两季平均亩产1590斤。双杂比常早杂晚每亩增产154.2斤,增产8.7%。双杂比双常每亩增产319斤,增产20%。常早杂晚比双常每亩增产165.5斤,增产10.4%。结果表明,双季杂交稻的试验、示范是成功的。 一、早稻部分 宜章县位于我省南部,地处北纬25.5度,东经11度,骑田岭南麓,是丘陵山区。年乎均气温18.2 oC,年极端最高39.7t,年极端最低一5.2℃,年12oC以上活动积温平均5469t,最多5804.gi,最少5102.2℃,年12oC以上有效积温平均2654.4oC,最多2748.Zt,最少2486.Zt。稳定通过12oC的总天数237天,最多262天,最少219天。稳定通过12℃的时期一般在3月 ZR日,最早3月 9日,最坦4月 18日。下半年出现日平均23’C的低温期,一般在9月22日,最早9月5日,最迟10月5日。年平均降水量1396毫米,最多1919.6毫米,最少952.1毫米,。集中在3月中旬至6月中旬。无霜期299天。水稻安全生育期(日平均12’C以上)的日照总时数为1216.1/J、时,3月至10月昼夜温差goC左右。全县森林复盖面积占总面积的43%。水利设施较差。该县自然资源比较丰富,对于栽培双季杂交早稻,扩大杂交水稻的生产领域,进一步发挥杂交水稻的增产优势,是有发展前途的。 但是现有杂交水稻的强优组合如威优6号等在该县作双季早稻栽培全生育期长达140天左右,而从3月28日稳定通过12oC的安全生育期算起,到7月25日有利于双季杂交稻双抢的季节止,只有120来天,相差20天。作早稻栽培需要有效积温1600多度。而从3月 20日至7月底止只有1500多度(最多1571度,最少146B度),相差工70来度。同时,4月至5月阴雨低温日较多,光照偏少,影响分孽,有延迟成熟的危险。6月底、7月初有平均33oC以上的高温,降低结实率。只有6月底以前才是早稻的安全齐穗期。如果把早稻的成熟季节一味推迟,虽然安全生育期和有效积温都可保证,但又占掉晚稻季节。该县日平均ZSoC以下的低温期一般在9月22日,最早在9月5比 季节迟了不能保证晚稻安全抽穗,对晚稻生产极为不利。因此,只有通过栽培管理,从提早早稻季节找出路。 (一)改进育秧方法,泥旱早稻季节 如何使杂交早稻早熟、晚稻赶上季节?我们主要采用了温室加薄膜两段秧和薄膜秧的办法。杂交早稻3月中旬播种,4月下旬插秧的威优、南优、七优、汕优各个组合,一般在7月底前后成熟,8月厂日前插下晚稻,全生育期137天左右,有效积温1606.工t,晚稻季节基本得到保证,7月25日前,一般70%的常规早稻双抢结束,常规早稻的双抢一般比杂交早稻早10天,正好搞30%的双季杂交稻双抢。 1979年5月份以前,宜章县的天气特点是长期阴雨低温,平均气温比历年偏低.特别是5月份月平均21.7℃,比历年平均?低1.It,比1978年平均低1.3℃,比1977年平均低2.6℃,日照时数比历年偏少,5月份仅47小时,比历年平均少74.2小时,仅为历年的38.7%。 在长期阴雨低温的情况下,在育秧方式上采取温室加薄膜两段秧和簿膜秧的措施,收到了杂交早稻如期早熟的效果。3月12日至22日温室育秧阶段,”得到了有效积温77.50C,3月23日到4月13日薄膜复盖阶段(小苗带土寄插,划2寸行,插IX2寸,每苑插2粒谷,1亩寄秧田管8—10亩大田)得到有效积温154t,温室加薄膜两段秧共得到有效积温 231.5 oC,比自然有效积温增加138.6t,秧苗素质好。4月下旬插秧时测定,威优6号为7叶龄,分孽株率73.9%,秧田分孽率150.3%。只因4月上旬日照太少(2.6/、时),秧田分菌一般推迟到一月15日以后、5叶期才发生。这一育秧措施有效地提早了齐稳期,一般比露地秧早6—7天。 此外,3月20日左右播种的薄膜秧,不仅有效地防止了烂种烂秧,还比露地秧增加有效积温62.2’C,早齐穗3一4天, 早插也能提早齐穗,同样一种育秧方式,在适宜的插秧期间,在同等条件下,早插的早齐穗。如3月11日播种的温室加薄膜两段秧,4月21日插的6月30日齐穗,4月24日插的7月3日齐穗,3月20日播种的薄膜秧,4月21日插的7月2日齐穗,4月26厂插的7月4日齐穗。温室或薄膜培育的小苗带土秧于4月15—18日直插大田,也有同样提前齐穗的效果。 实践证明,温室加薄膜两段秧和薄膜秧,对提早杂交早稻季节有非常好的效果。因此,在推广杂交早稻时,这应是一项十分肯定的措施,不能因为怕增加一点劳力和成本而加以否定。就成本而言,据2个公社6个大队6个生产队的调查。杂交早稻00面积290.4亩。平均亩产1072.2斤,每亩收入123.84元,平均每亩种子、农药、化肥、薄膜成本40.75元,两抵每亩纯收入g3.09元,每斤稻谷成本0.057元。常规早稻426.2亩,平均亩产782斤,每亩收入90.321元,每亩种子、农药、化肥成本18.97元,两抵每亩纯收入71.35元,每斤稻谷成本0.024元。薄膜成本每亩17.85元(只作一年计算,实际可用2—3年),杂交早稻仍比常规早稻每亩增加纯收入12.74元。 (二)采用宽行窄诛挽秧形式, 改些通凤蠢光景仟 示范片杂交早稻密度一般是每亩2万魂左右,采用3X8、4X7、4。8寸的宽行窄株形式,每宛插3—4苗,每亩基本苗6万左右。4月下旬插秧。5月20日前,一般每亩苗数达到20万以上,5月底前后达到最高苗数,每亩35万左右,高的40万以上。验收时,调查11丘田,每亩有效穗13.9—20.4万,平均16.92万。每穗117.6—164.7粒,平均147.2粒,空批率3.6—33.7$,平均20.84$。千粒重25一28.5克,平均26.3克。亩产833.4一1349.6斤,平均1079.2斤。这说明在1979年4—5月长期阴雨低温,7月高温干阜(月平均29.st,比历年平均高1.4℃,是宜章县22年来最高的一年)的不利条件下,获得这样的结果是比较理想的。 分析其原因,首先在于杂交早稻地上部分的营养优势,光合面积大(叶面系数为8,过去高产丘块高达10.3以上),光合时间长(生育期较长,从齐穗到成熟还有30天以上)与光合势较强有密切的关系,在光照不足的条件下,还能保持一定的光合效率。另一方面,由于杂交早稻的根系优势,吸水吸肥力较强,这样地上、地下两部分的优势互相促进。因此,有效地抗拒了5月上旬平均温度14.4t,日照吕.7/l\时,5月中旬旬平均温度ZI.3t,日照18.6殖。3Xs(寸)植株纹枯病的发病指数为25.1,而4 x 6(寸)的则高达52.1。 (三)讲究耕作的肥拉术, 担裔口回水平 在施肥方法上,应根据肥源、土质、品种,把肥料安排到片、、到丘,制订“肥谱”,结合施肥定额,带秤下田,保证合理施肥。我们从实践中体会到,不同的有机肥料,三要素的含量是不平衡的。单施不能满足水稻高产的要求。混施调整了三要素的自然配比,效果很好,必须大力提倡。示范片以及该片范围内的县农科所的双杂早稻田都采用了混施方法和减耕措施,即整地是一犁二耙一蒲滚,不搞多犁多耙,插秧后3—5天,结合追肥每亩用除草醚1斤,不中耕,扯稗草一次,获得了较好的效果(表2)。 震2 示兹片施回*乎皿方注。肥l。。。。卜。V。 用氮、磷化肥作面肥秒田深施十分必要,但一次用碳铰不能过多,多了会伤秧根,老叶发黄,新叶迟发,推迟回青分荚,不利于早熟高产,一般以30—40斤为度。有个别丘块的个别地方,禾苗贪青披叶,空壳率比一般田高5%左右,根据县农科所对双杂早稻田土壤测定结果(表3)以及禾苗长势、长相来看,空壳率高的原因,主要不是肥害,而是药害。 混播绿肥不仅鲜草产量高,一季肥两季,一亩肥两亩,不刮草皮,保持水土可以落到实处,还可以增加有机质,培养地力?小时的不利气候,充分显示杂交早稻在苗期、分巍期较耐阴雨低温的能力,这是一个很有利的内在因y。’ 除此,在栽培上采用宽行窄株的插秧形式,对改善株间的通风透光条件有显著效果(表1)。$1不同泪秧形式桓妹间凤埂和光照们况一 卜 邵 10.235.228.020 2.931 rs W 0.101 0.061.442.siT 下 邵 D.06T.06110.51410.230 平 均80.134.1461 1659.333邹。。,j。。。。j。。;。且。。。。二宽时部都株。上而下卜要 每︵*?﹂。。。。二al#7leZdof.门:gs 22二g二k﹂ZgE二帕朗门朋纠柏扫;;翎喉 阶1岱埔由杨浪味嘟植二列以巩嘟座U挡%隅酬力 力寸从降,是不.搜下孔二郁佃州了憎嘴湘厂U二寸 寸—﹂刊忱—︶形卜.、翁二刊瞳加扒怖吵现的以酮?—的虱世剑妙捌叮叭眺二班昭淑卜倒刊戍删啊眺︶北 仆川,得其风1 厂圃「一SM7tffsgZpsgA A id4&wist&G二试嗡汕以放删骷U上帕比﹂趴引1刊J刚J苏刁二彤 广肋卜从扣中的为刀照 春粕馆慢—民喇队诽显二瞅挝刺耐厂此涧釉旧小吮 纹)X捌仇期门剃删刻二顺橱刚ME们株枯哟她湖 紫从N划删删惭删加涮二勋脐谢佃U小1门嘟队椰 拎数毗揪剿*撒翻册削二株到伽J朋d寸;中胁株 苛归川$拙民级刽J—。一和中恫比卸似厂飞卜删川。铆粒扔比附断能胳卜匕二闲殷制啊部隧︶N寸上寸%凰总\/︶L卧副测W一宽从跳翰上讽扑扑t为—j儿均晌氰「闩咧户刚以一—,K上为的 的的 只巧 肘 平 仙模氟明冷玖制刚一 行期为只间 部八部八仰 稻删棚叫渺绷鄙酬曲 — —本身的抗性,一方面有利于病、虫生长繁和调整好养分的自然配比。所以,三花一麦的绿肥混播办法值得大力提倡、推广。 表3 县农科所双象旱沼日不同时钠 土坯营郭*乎——擂 秧 后幼穗分化前期02·2 J 2。·8 J 49稻一般都未发生病害。 在病虫防治上,一定要把虫情和苗情结合起来考虑,决定安全而有效的防治时间,使用农药的品种和剂量也要慎重考.虑,以免药害造成大量空壳。 二、晚稻部分 将现有生育期较长的威优S号、汕优G号、南优6号等强优组合作双季杂交稻栽培搭配一定的比例,不仅对杂交早稻要采取温室加薄膜两段秧和薄膜秧、适当早播、早插,结合适当密植、合理施肥、搞好肥水管理等一系列早熟措施,保证在7月底前后成熟,还要对杂交晚稻采取相应迟插而稳产高产的措施,才能收到双季增产增收的效果。 (一)育秧与秧苗蚤质问固 双季杂交晚稻栽培的第一个特点是:7月底J月初插秧,秧龄长达40一50天,必须十分讲究育秧技术,保证秧苗素质,防止秧苗拔节老化。 示范片的杂交晚稻育秧方式有水秧、\\SS·。22 微 Ra r J 2884.。 同时要注意选用抗性较好的组合,否则,也难达到高产、稳产。县农科所有两丘南优3号,还未封行,就出现了稻瘟发病中心,他们每隔5天分别用稻瘟净、克瘟散、托布津、春雷霉素或黑白灰进行防治,发病率仍陆续发展到76%,齐穗后又th现穗颈稻瘟,又是每隔5天施药一次,发病率仍达SO%以上,亩产仅456斤。示范片内的一六公社的香口洞包括7个大队,历来是纹枯、白叶枯、稻瘟三病齐发的地区,由于选用抗性较好的威优6号等组合,加之施肥、管理措施较合理,杂交早稻和常规 裹4 不同育秧方式秧苗素质憎况 vr***x_项 目1播 期1。。Z苗 高(苗 龄I分奠株I分桑车。。柿 期 育秧方大—~—~~1(月/日〕]’—一(尺〕(’卜S(制’(络〕g—一(月/日>秧\ gfA 水 旱 秧5叶前水管.5叫、后旱管 寄 插 冈 段 秧?——————﹂——————?︽。。。aC 「218 1了9 21618 844 183.6 0叶多821 171.9侧 眺 帅 叭较粗壮,没有拔节老化 ang拔 节旱秧、水旱秧和寄插两段秧四种(表4、5)。 双杂晚稻一般在8月初插秧,两段秧应该是主要方式。每亩寄秧田多花工不到3个,基本上不要专用秧田,寄插时间与双抢季节无矛盾,每寄插1亩能增产100多斤谷,每个工合50—80斤谷,高于一般大 10田劳动生产率,是划得来的,可大力提倡。 杂交晚稻生育期较长,为了保证安全齐穗和成熟,不能椎迟播种期,因此一般秧龄偏长,既要保证秧苗素质和足够的基本苗,又要不扩大秧田面积而影响全年总产,在各地适宜的播种期间,根据秧 裳5 不同育秧方式桓栋经济任状 \_项目S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千粒寥亩 产育秧方式一、..卜厂亩)(粒7穗)【(克)0(斤) 人 秧]186 IDS.11 ZT ID?7.1 q 秧 5244 81.6 ZT 860 水 旱 秧 1251 80.21 27 7533 寄插两段秧9200Zll2.2228.81022.9 。宗6 汕播与级播对回————处 琐妨)率(妨)(剐f(/)(万l’亩)一撒 播1ZI.2 80,0156.51 12.8 ID44寸条播Zig,382.1171.9 7.4:110龄长短、土质,肥水等条件分期分批播种,分别采用四种育秧方式是有必要的。 在播种方式上,试验结果表明,条播比撒播好(表6),同祥条寄比撒寄好。 (二。)密植与施肥问回 双杂晚稻插得迟,有效分菌期很短,为了稳产高产,必须适当密植,适当增加基本茵,下足有机底肥,业要重施面肥,早施、重施分孽肥。施肥水平见表7。 杂交晚稻田土壤肥力同杂交早稻插秧后的土壤肥力对比,全量养分和有机质都有所提高,说明:杂交水稻根系发达,吸收能力强,业不是“难田”的原因。“难田”是有机质底肥没有下足,没有满足杂$7示范片晚稻施肥及土℃营养永乎——卜 l I 干 诊 吉1,稻草全部 还田2.猪、牛粪1080多斤/亩1.过磷酸钙 50斤2.碳铰50斤 冰累二u汀/田IZ IFPMI FPM 冰系b一D厅/田gi$2.T13 T.109IPPM’PYM1113.881’6Z全量N 全量PJ全量K]Z0.2081R0.474$to362刊Z交水稻高产需肥要求而造成的。 杂交晚稻常常出现早穗的现象,这种现象通过改进育秧技术是完全可以防止的,不能因此而去推迟播种期,插秧时发现有拔节苗,可以采取重施面肥,早追、重追分靡肥的措施。1979年宜章县农科所试验的早秧、水旱秧,6月21日播种,亩播40斤,8月5日插秧,秧龄9—10叶,拔节1—2个,插下后第11叶长成“野鸡毛”,由于面肥重,追肥早又重,“野鸡毛”很快消失,亩产干谷分别为860斤和753.3斤。杂交晚稻一生有15片左右叶片,10叶时插秧,即使拔节,业不一定幼穗分化了,就是主穗开始分化,只要早管,对分菜穗也不会有多大彤响,仍能获得较好产量。 就示范片的验收结果着,双杂比双常每亩增产319.7斤,增产20%,常早搭配杂晚比双常每亩增产165.5斤,增产10.4%,双杂晚稻比双常晚稻每亩增产97.2斤,增产12%,常早搭配的杂晚比双常晚稻每亩增产180.9斤,增产22.4%。益且常规稻一般亩产800斤左右就有倒伏现象,杂交稻不会倒伏,增产潜力还很大,一般不是现有常规稻所能比拟的。但所花农药成本每亩都是8.3玩,肥料成本 18.03元,杂交晚稻每亩成本32.59元,常规晚稻27.86元,杂交晚稻种子成本比常规晚稻多4.73元,而每亩总收入杂交稻是107.6元,常规稻是76.6元,杂交稻比常规稻多幻元,净增26.72元。 (三)组合(忌种)揩回问回 杂交稻威优、汕优、南优、四优等组 11合作双季迟熟品种搭配,是能够增产增收的,但安排比例要十分注意条件。 首先要在当地气候条件许可范围内,采取综合性的早熟措施,保证杂交早稻在7月底前后成熟,立秋前插下杂交晚稻,这样才能达到杂交稻比常规稻每亩增产2成以上的目的。另一方面,即使杂交早稻伪季节保证了,杂交晚稻的季节仍是十分紧迫的,如果比重过大,把双抢推到8月初,没有足够的劳力和一定的机械化条件是很难保证晚稻季节的。决不能不顾条件扩大迟熟杂交稻而推迟季节,因为插秧越迟,秧龄越长,抽穗成熟越迟。9月20日前是安全抽穗期,10月上旬寒露边是灌浆乳熟、腊熟期,没有季节保证,则是“寒露不勾头,割回喂老牛”。解放以来,我们在晚稻生产上的这个教训是深刻的。宜章县算是全省天气较好的地方,1979年,9月下旬和10月上、中旬旬平均气温分别为21.6t、21.Zt、21.loC,但是9月24——25日日平均为17.soC,最低为15.7oC,由于这两天低温的影响,一部分迟抽穗的田就出现10%左右的黑壳谷。10月5—10日日平均气温为19.4—20.7oC,最低为门.6一12.goC,10月中旬日平均19.8—21.loC,最低为12.2—13.soC,10月5日以后,禾苗在无早衰和病害情况下,突然由青变红,转黄枯叶,显然这是受夜间15’C以下低温的影响(枯黄当然也与早衰和病虫害有关系)。10月16日调查,三片功能叶的绿叶系数为1.42,黄壮谷占62.7%,青谷占37.3,%黄谷千粒重30克,青谷为21.2克。10月22日调查,黄谷上升到75。1%,青谷 MH.MwtMHhexMNMwtMMwtxxrmW\MW.NNotW仍占24.9%,青谷千粒重为19克。说明“秋分前安全齐穗,寒露前勾头散子,霜降前黄熟”是晚稻生产季节上的自然规律,是不能违背的。 从这一认识出发,当前早稻的早、中、迟熟品种搭兄比例还值得研究。一般中、迟熟品种由于生育期长一点,比早熟品种的单产要高,我们在品种安排上既要考虑当季产量,也要考虑全年产量。示范片的验收结果表明,早熟品种“矮火早”亩产66厂.9斤(当地曾有亩产800斤左右的水平),早收田作寄秧田,能减轻晚稻秧田负担,每亩增收不下60斤,与其搭配的杂交晚稻亩产豆022.5斤,合计亩产1750.4斤。早稻“原丰早”亩产750斤,与其搭配的杂交晚稻亩产1109.6斤,合计亩产1859.6斤。早稻“湘矮早9号”平均亩产795.7斤,与其搭配的杂交晚稻平均亩产977.6斤,合计亩产1773.3斤。杂交早稻平均亩产1007.5斤,与其搭配的杂交晚稻平均亩产903斤,合计亩产191D.5斤。这样头季早熟单产低一点,二季迟熟早插单产高,头季中熟与二季迟熟中插单产基本接近,头季迟熟单产高,二季迟熟迟插单产较低,而两季全年总产可以基本平衡,所以早、中、迟熟品种的搭配,以“三、三”制比较适宜。“三、三”制可以缓和双抢季节的人力、物力矛盾,可以充分发挥迟熟品种的增产潜力,可以真正做到“边收、边插、边管”,不致因某一熟的比重过大,收插不及时,而人为地造成一些“空档”,浪费7月份十分宝贵的光温资源,增加栽培管理上根多麻烦,达不到增加全年总产的目的。宜章县双季杂交水稻示范片高产栽培经验@周学明$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洞庭湖区为害芦苇和一种长蝽蟓

植物保护 1980

摘要: 芦苇是优良的造纸原料。洞庭湖区是我国芦苇的主要产区之一。1979年春,该区芦苇遭受芦苇长蝽蟓[Dimor phopterus spimolae(Signoret),见图]的毁灭性为害。仅源江县漉湖芦苇场一带就有8万亩成灾。为害最重且至关重要的时期是早春芦苇抽苗时节。芦苗被害后剩下光秆,茎头腐烂,亦不再抽心。多者每株逾千,每平方公尺超过万头,蝽蟓特有的臭气扑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僵菌的稻田昆虫寄主考察

微生物学通报 1980

摘要: 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Bals.)Vuill. J是一种重要的昆虫病原菌。当前许多国家已大量用于农林害虫的防治。成功的防治对象有20多种,分属于昆虫纲的鳞翅目、鞘翅目、同翅目、半翅目、膜翅目、双翅目、直翅目及蛛形纲的棉红蜘蛛(Tetranychus cinnobarinus)等。但至今未见有白僵菌对某一作物的昆虫系内寄主范围的调查报告,为进一步查明白僵菌对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15)N研究碳铵粒肥和腐铵的肥效及其吸收利用

核农学报 1980

摘要:碳铵粒肥和腐铵深施可以提高肥效和促进水稻增产,这虽然在试验和生产中都已肯定,但水稻对肥料氮的吸收利用情况尚不能提出确切的数据,示踪原子法就可以提供这些数据。碳铵粒肥和腐铵深施,能降低氮的损失率,提高氮素利用率,可以明显地促进水稻增产,分别较不施氮的增产133.8—136.1%。对晚稻也有一定的后效。碳铵粒肥和腐铵深施,当季水稻对其氮素的利用率为72—74%。其残留氮对晚稻的吸收利用率为5.2—5.3%,氮的损失率为19—2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柑桔类种质资源中心问题的初步探讨

园艺学报 1979

摘要:1.介绍五十年代以来,湖南省发现的道县野桔的主要性状。与近百年来国际上报导的另二种野生桔的比较。探讨我国古籍有关野生柑桔的记载。2.湖南野生柑桔资源的地理分布特点;我国南岭山脉地带是真正柑桔亚属起源中心之一。3.我国古代华中地区桔、柚、枳三个主要栽培种与现存资源及野生资源的关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晚稻黄叶的原因及其防治途径

湖南农业科技 1979

摘要:近年,在推广杂交晚稻中,出现了黄叶现象,特别是湘北及湘中地区比较普遍,严重影响杂交晚稻的高产稳产和进一步推广。对于杂交晚稻黄叶的原因,有的说是传染性的病毒病,有的说是缺肥(主要缺钾),有的说是高温引起,还有的说是栽培不当(秧龄太长、晒田过重)或种子本身的特性问题,总之,众说纷纭,认识不一。我们根据几年来在各地的调查试验研究,谈谈我们的看法。 一、杂交晚稻黄叶主要是病 毒性黄矮病 水稻黄矮病,我国1956年在广东发现。1963—1966年,华南农学院通过虫传试验,证实为传染性的病毒病,报道了大斑黑尾叶蝉(Nephotettix apicalis)和二点黑尾叶蝉(N.V-irescens)的传毒特性,并提出了水稻黄矮病这个名称。1964年我省 县报道发生类似病害。1966年在湘南部份县、市发生流行。1966年9月,我们从本院大田采回农垦58、芝麻稻病株作毒源。用黑尾叶蝉州.Cinct】ceps)饲毒后接种无病秧苗,结果证明我省黄矮病可以由黑尾叶蝉传播。尔后,又将长沙地 16区的水稻黄矮病株(农垦58、广陆矮四号等),送经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化所和复旦大学生物系电子显微镜检查。均发现有弹状病毒质粒,而健康水稻叶片则没有病毒质粒。这种病毒质粒与上海、浙江、云南水稻黄矮病叶检出的病毒质粒相似,也与我国台湾省报道的水稻短暂性黄化病的病毒质粒相似。 杂交晚稻黄叶的表现,与普通水稻黄矮病相同。即发黄的叶片一般是叶肉黄色杂有碎绿斑块,叶脉绿色,呈条状花叶,叶鞘仍为绿色,发黄叶片后期多枯黄卷缩。始病叶以下的叶片一般不表现症状。心叶抽生缓慢,分臻减少,-根系老朽。病株常早期枯死,或不抽穗,或抽穗延退,并有包颈现象,结实差。病株在田间的分布,初期呈分散性,有时表现为田边重于田中,特别是靠近毒源田(发病的早稻田)更为明显。在一魂中,往往可以发现一些植株叶片发黄,而另一些植株主长正常。仔细观察,这些表现不同的植株,多是由于不同的主苗发生的分蔡。病株的症状表现为系统性,一般主苗发病,所有的分蒙也相继发病,如将病株的病叶剪去后,抽出的新叶能再现原来的症状。 黑尾叶蝉发生的数量和带毒率与黄叶有密切的关系。据常德地区统计,1975年一1977年三年中,黑尾叶蝉灯下全年发生量分别为160.1、177.8、240.7万只,”黄矮涡平均株发病率分别为0.64%、1.68%、6.55%。据临擅县测定。1977—1978年越冬代黑尾叶蝉带,毒率分别为1.33%和7.7%,晚稻发病率为5.4%和6.22%,这些事实初步表明,黑尾叶蝉发生量和带毒率与病害发生程度成正相关。 我们采用人工接种鉴定杂交水稻三系材料的抗性时,多次结果也证明,由黑尾叶蝉传扬的杂交稻的黄矮病与普逆水稻的黄矮病完全相同。1978年,经复旦大学生物系电子显微镜检查威优六号黄《+,也发现大量的弹状质粒,与普通水稻病株镜检的质粒相同。 综上所述,从杂交晚格黄叶表现症状的系统性,田间初期分布的分散性传染性及病叶中弹状质粒(健康植株中没有)等倚况来誊,我们可以肯定,杂交晚稻黄叶“是由黑尾叶蝉传播的黄矮病。 有的认为,杂交晚稻黄叶是缺肥(缺钾)的表现。1976—1978年,我们多次调查,发现无论是肥田,还是瘦田,都出现了黄叶现象。1977年调查,长沙县南托公社栗山大队檀树坝生产队一丘南优二号,每亩施由肥40担,氨水100斤,尿素]0斤,氯化钾 30斤,黄矮病株却达5 3,6%。安乡县安尤公社农科站,秋季制种田普遍施了氯化钾,也同样发生黄叶现象。 也有的认为,杂交晚稻黄叶是高温的影响。高温对病害的发生是有影响,主要表现在影响病毒在虫体内的循回期和寄主体内的潜育期的长短。根据浙江研究:病毒在黑尾叶蝉体内循回期在5—6月份日平均气温22.2℃时,平均为31.5天,最短24天,最长39天;在8月份日平均气温30.3℃时,平均为 13.二天,最短7天,晕长19天。在稻体内的潜育期,气温20.6℃时,平均为30天130.4℃财,平均14..8天。气温高,病毒在虫体内循回期短,介体昆虫,在一生中能传病的时间就长。潜育期短,水稻显病就快。搪常德地区农科所分析:1977年是该地区病害发生最严重的一年,7月份平均气温28.9℃,比1973年蹑1·0℃,比19T6年高1.4℃,晚稻秧田百平方尺虫量为4018只,为1973年的3。9倍,为1976年的2.4倍。8月雨水偏少。g月上旬温度比197)年同期高3.4℃,比1976年高3.0℃,降雨量比1971—1976年同期偏少,高温干燥的气候条件,有利于黑尾叶蝉的发育和传毒,致使晚稻病害流行高峰期延续到s月上旬。 在局部地区或田块也可能有缺肥弓!起的落黄现象,或者由于晒田过度,或施用六六六等农药过多等原因出现黄叶的。但与黄矮病是有不同的,只要细致调查,也是不难鉴别的。同时由于植物病舜本身没有代谢作用,寄主的生活力与营养状况将影响寄主的代谢作用,也将影响到病毒的繁殖、·转移和症状的表现。因此,耕作栽培措施以及温度等因素对病害的发生是会有影响的。如广东及我省许多单位观察到水滔感染黄矮病后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陕复现象,通过农业措施如增施肥料等又可以促进恢复。国外也有报道水照感染东格鲁病毒病民,增施氮肥会出现恢复现象,说明研究从栽培上防治是有意义的。 二、杂交晚稻发病重的原因 分析 各地反映,杂交晚稻比常规稻黄叶现象严重一些。我们认为,杂交晚稻早播、稀播、早插,这是发病重的一个原因。杂交晚稻用种量少每亩秧田播种15—20斤,本田插植密度也比常规稻小,约2—2.5万克。 17这样。在迁入虫量相同的情况下,每百苗的央量。杂交稻就要比常规稻多,传毒的机会也就多。如1978年6月14日同时播种的南优六号和洞庭晚釉,前者每亩净秧田播种30斤,后者为110斤。6月18日调查,百平方尺甫优六号的虫墓为171只,洞庭晚仙152只,计算百苗虫量,南优六号为2.14只,洞庭晚釉仅0.44只,南优六号百苗虫量为洞庭晚釉的3.86倍;秧苗发病率南优6号为5.8%,洞庭晚釉2.88%。再看本田,7月19日插秧,每亩密度均为2.5万菊,7月23日调查,百苗虫量南优六号为22-77只,洞庭晚釉为14.22只,前者比后者高0.6倍;乳熟期的株发病率南优六号为17.93%,洞庭晚釉为4.88%。这说明,在同一条件下昆虫传播的病毒病。害,其发病率与田间基本苗数成负相关。 杂交晚稻一般生育期较长,为了避过 “寒露风”为害,要求九月中旬齐穗,这就需要在“大暑”前插完。这时正遇上黑尾叶蝉第二次迁飞高峰期,迁入本田的虫量多,感病的机会也多,这是早插田发病重的原因。加之杂交稻秧苗素质好,插秧后回青快,易诱集叶蝉为害。据我们三年。的调查,杂交稻较常规稻的虫口密度大0.13一2.7倍。 其次,当前推广的杂交组合抗病力不强。我们几年来的调查和室内人工接种鉴定的结果,不育系二九甫一号、南早、V20、71—72、珍汕97、广陆银、二黄矮、五七糯、常付、6097、湘矮早四号、玻璃占、恢复系泰引一号、利亚稻。泰国稻选、IR24、IR28以及南优二号、三号、六号等,均属高度感病的类型。 此外,由于黄矮病为系统侵染的病害,主苗一旦发病,几乎所有的分蔡都发病,这对依靠分箍成穗的杂交稻来说,也是造成病重的原因之一。杂交稻棍系 18发达,吸肥力强,生活力旺盛,耐病力较常规稻强。在病害流行地区,感病的农垦58、166—8、农虎六号常常成块成丘枯死,而杂交稻尽管发病率也很高,但仍能获得一定的产量。这充分显示了杂交水稻的优势。 三、防治途径 植物病毒病的防治原则包括兰个方面:一是消灭侵染来源和传播介体,二是提高作物的抗病性和耐病性,三是药剂治疗。具体运用时,需根据病害发生特点,有所侧重。 国内通过多年的研究,查明水稻黄矮病不能通过种子、土壤、接触等途径传播,而只能通过黑尾叶蝉类进行传播。感染时期是秧田期与本田初期,而以本田初期为主。因此在防治上要采取“农业防治为基础,治虫防病抓关键”的综合防治措施。根据杂交水稻栽培的特点,我们认为在防治上应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选育丰产抗(耐)角组台 利用抗(耐)病品种,是防治植物病毒病害经济有效的方法。在水稻病毒病方面,国外对条纹叶枯病、东格鲁病做了大量的工作,已选育出了一批抗病品种。国内广东、云南等省利用抗(耐)病品种防治黄矮病取得显著的效果,我省益阳、常德、岳阳等地区,1978年淘汰或压缩了农垦58、南优二号等感病品种的种植面积,扩种了较抗(耐)病的杂交稻威优6号、南阮6号、四优6号、汕优2号和常坝稻闽晚六号、余晚6号、窄叶青8号,减轻了病害的损失。这里还应当指出,早稻黄矮病虽然没有晚稻严重,对生产影响不大,但是因为感病的早稻能为晚稻提供大量的毒源,我省近年晚稻黄矮病之所以发生较号 合鉴的的之显抗代必抗。类、叶上究品瘟较引杜抗等理四 组性种—较呈其 一 不的 合种虱白抗研的稻性湘拉的虫为艘 交凋儡h僻净颐肿嫩馄 盟生n卜有搁浊俯肮卜十强限最倍 剁航啸*哎代赠涤呵性 咬发.搁偏选冰啸砚俗朋卜因湘合广 门的──的。杂 一 能在题复。杂以—毒要际种表叶旧 病传螟组吮 的仰—侃十盼补树协俐次产伎卜病鹿锻剧四皆民j颧有叫挝痢 病翎枪卜痢豺榕荆曲一曳捌病咧称/铡J谕剽队痫都眷务知—的的种—臼 时%叩 卜二。时 引邓 翡,拥 二 的.︵$ 祁 帕 u杉感—质?育时—在的把分好于多稻虫螟—目三在︶允抗病 纵育的 打M?纠杂扑卜帕时非的卜 非 研 时H 引—一﹂罚队H 时钓;馅盯极 耐种选眼耐性势要的状用育水 四叶病。抗定虱—把矮,抗选u u 的羹 用 O扯 du 拈叫U 卜?刘 即的.﹂的 臼u、时 印 的—植—稻︶是什—抗优只代烃应选,是卷枯合能鉴飞 凡能黄将,种 抗卒这来抗。长它后济快意雨的纵纹组批经褐出如和再去积 产强,是育利生,,经很注多要、、性 一中、—,病—.进面。丰加源稻选有有力下出能要暖 主 虫病抗、出其病民等缩源合大系育要抗交此为具能 一 选可,温最螟瘟多育,枯u一矮抗结稻关选先选杂因更时病中筛有次候中、稻的选—叶n 引退为因早大在首筛。,稻同—象。就其气其蝉、虫经系白有湘普作基与很,、础势规,耐时虑,省,叶病病已—、的、对—性重有 时定基优常性—暂考源.我多稻枯述所种病好肥 马性抗@。.第三,要注意避兔杂交组合的单一化。在大面积推广同一或同源品种的清况下,水稻群体缺乏抗性遗传上的异质性或多样性,容易引起病虫的突然暴发。 2.改臼珊作制度,压络混 积 ”在病区应尽量压缩一季中、晚稻的栽培面积。减少“桥梁田”。 3.谨片种收 要求晚稻秧田连片,同一品种或熟瑚相同的品种要集户连片栽插和收割。在品种安排上,先插生育期长、抗性好的品种,随后在7月20—25日左右插杂交稻,最后插秧龄弹性大,耐迟插的品种。这样既保证了季节,、叉防止易于发宏的杂交稻遇上黑尾叶蟑第二次迁飞高峰期,而增加感病机会。 4.改垃栽墙管曰楷施 如秧田骏除病苗,这对单本或少本栽插的杂交稻来说很有必要,加强肥水管理,在病害初发阶段适当增施速效肥料,可增强水稻抗病能力,促进病株“恢复”,在 “双枪”期间,注意“背青收割”,稻草‘随时挑离田边,以减少病害的传扬蔓延。 5.M&Mt,INtA$atNN 戏省晚稻(包括杂交晚稻)黄矮病.主要感染期是秧田期和早插本田初期,而以早插本田初期为主。因此药剂防治的重点是保护水稻这两个时翔不受黑昆叶蝉为害。我省广大地区对晚稻秧田的防治比较重视,但忽视早插本田初期的防治(即“双枪”期间的防治),在往到本田发病才开始喷药治虫,因而不能发挥柏虫防病的作用。正确的做法是既重视秧田期的防治,又重视早插本田初翔的防治,既在插秧后立即在距田边一丈范囤内喷药封锁,防止叶蝉迁入,两、三天后再全田捌fr一次,以后则根据虫情喷药防治。一般早插的田应多防治一两次。 实践证明,杂交晚稻黄叶问题是可以控制的。我省一些黄叶比较重的地区。有不少社、队杂交晚稻主长很好,黄叶现象比较轻,获得大面积丰收,如湘北的汉寿县汉太公社沙洋坪大队,以及长沙县大鱼塘公社农科站等单位就是典型的例子。:他们共同的经验是肯定黄叶主要是黑尾叶蟀传播的黄矮病,并狠抓了“农业防治为基础,治虫防病抓关键”的综合防治揩施的落实。杂交晚稻黄叶的原因及其防治途径@李宣铿$湖南省农科院植保所 @黄费元$湖南省农科院植保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