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长期定位试验(模糊匹配)
2条记录
湖南省不同种植制度农田土壤肥力长期演变特征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明确不同种植制度农田肥力长期演变特征可为选择合适种植制度以提升耕地质量提供参考依据.以湖南省12个国家和省级农田长期定位试验点的种植制度试验为研究对象,选择当地习惯施肥条件下的水稻—水稻—黑麦草(RRR)、水稻—水稻—紫云英(RRC)、水稻—水稻—大麦(RRB)、水稻—水稻—冬闲(RRW)和水稻—水稻—油菜(RRO)5种双季稻模式,烤烟—水稻(RT)、水稻—冬闲(RW)、水稻—油菜(RO)和水稻—绿肥(RG)4种一季稻模式,棉花—油菜(CR)、大豆—红薯(SS)和玉米—萝卜(MR)3种旱作模式,研究其土壤基础肥力指标和综合肥力的演变趋势.结果表明,双季稻模式有机质含量高于旱作模式,长期习惯性施肥条件下,除RRO、RT和RW有机质含量下降外,其余均有上升.RRW、RRO、RT和RW全氮含量相对较高但均有下降,其余则均有增加.RRO和RG碱解氮含量下降明显,而旱作模式均呈增加趋势.RRO和RRW速效磷含量下降明显,而旱作模式年均增加约1.23~4.76 mg/kg.双季稻模式速效钾含量均有下降,而一季稻和旱作模式除RT和MR增加外呈下降趋势或无明显变化.双季稻模式综合肥力下降,而一季稻和旱作模式均有上升.研究表明,湖南省不同种植制度农田肥力变化差异较大,双季稻模式应控氮重钾,一季稻模式应减施氮磷,旱作模式应培肥地力和控施磷肥.

关键词: 土壤有机质 综合肥力 长期定位试验 农田 种植制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肥措施对红壤稻田氮磷平衡及生态经济效益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始于1982年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单施化肥、单施有机肥及化肥与有机肥不同配比等处理下红壤区稻田的氮磷平衡,并评价了不同处理的生态经济效益,以期筛选出生态经济效益最优的施肥配比,减少红壤区稻田氮磷损失.结果表明:不施肥处理(CK)下稻田氮素略有盈余(27.10 kg·hm~(-2))、磷素亏缺(-6.85 kg·hm~(-2)),其他处理下氮磷均出现盈余,氮盈余量达110.94~243.98 kg·hm~(-2),磷盈余量达19.06~67.49 kg·hm~(-2).单施化肥(NPK)或有机肥(M)对稻田中氮磷平衡并无影响.在相同施肥量下,化肥配施有机肥(NPKM)比NPM和NKM的氮素盈余量分别低6.3%和12.9%,磷盈余量比NPM和PKM分别低3.7%和13.8%,能较好地维持农田的氮磷平衡.有机肥和化肥配施不同组合下均能提高0~20 cm土层全氮、全磷、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高施磷量处理稻田20~40 cm土层的速效磷含量较高.NPKM处理的生态经济效益综合评价得分值最高(0.762),是兼顾经济和生态效益的最优施肥配比,而CK处理的得分最低(0.560).根据本研究结果,在试验所处立地条件下,保持红壤稻田氮磷平衡的氮磷施肥量应分别为:N 157.71 kg·hm~(-2),P_2O_5112.18 kg·hm~(-2).

关键词: 有机-无机肥配施 长期定位试验 氮磷平衡 生态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