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粒叶比(模糊匹配)
3条记录
施氮量对超级杂交稻粒叶比及产量的影响

作物研究 2017

摘要:在湖南桂东生态点,以五期超级杂交稻代表品种两优培九、Y两优1号、Y两优2号、Y两优900及超优1000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施氮量(210、300、390 kg/hm~2)对超级杂交稻粒叶比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Y两优900的理论产量最高,超优1000的实际产量最高。Y两优2号在210 kg/hm~2施氮量下的最大叶面积指数显著低于300 kg/hm~2和390 kg/hm~2处理,其他品种在不同施氮量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各品种在同一施氮水平下最大叶面积指数无显著差异。各品种的粒叶比在210 kg/hm~2以上施氮量处理下无显著差异,以Y两优900和超优1000优势明显。五期超级杂交稻品种的有效穗数和结实率逐渐降低,但每穗粒数显著提高,且各品种在施氮量处理间的产量及产量结构无显著差异。超级杂交稻叶源、库容充足,提高结实率和灌浆充实度是其进一步实现产量潜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超级杂交稻 栽培 施氮量 粒叶比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季稻区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光合生理特性、粒叶比及产量的影响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洞庭湖平原双季稻区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光合生理特性、粒叶比和产量的影响,以常规稻和杂交稻为材料,对塑料软盘育秧抛栽、手插和机插3种栽培方式水稻的光合生理特性、粒叶比和产量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抛栽和手插水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SPAD值)在分蘖期、齐穗期和灌浆期均显著高于机插,但各栽培方式间在成熟期无显著差异。2)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在水稻主要生育期表现为:抛栽>手插>机插。3)手插早稻的颖花数/叶面积、实粒数/叶面积和粒重/叶面积分别比机插平均增加17.7%、20.6%和10.0%,抛栽晚稻分别比机插平均增加29.1%、37.3%和12.1%。4)分蘖期、齐穗期和灌浆期,不同栽培方式水稻叶片光合速率大小顺序为抛栽>手插>机插。5)分蘖期和齐穗期,水稻叶片气孔导度大小顺序为抛栽>手插>机插;成熟期,则表现为手插>机插>抛栽。6)水稻各个生育期,叶片蒸腾速率表现为抛栽>手插>机插,但各栽培方式间均无显著性差异。7)不同栽培方式间水稻产量差异显著,抛栽最高,机插最低;抛栽和手插早稻分别比机插增产1 203.3~1 346.7和776.7~1 045.4kg/hm2,晚稻分别比机插增产2 128.7~2 212.2和1 574.2~1 603.9kg/hm2。说明不同栽培方式水稻光合生理特性和产量有各自特征,与机插相比,抛栽和手插处理提高水稻粒叶比,改善源库关系,有利于改善水稻群体质量和产量构成因素,增加水稻产量。

关键词: 水稻 栽培方式 粒叶比 光合速率 产量

双季稻区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2014年全国青年作物栽培与生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4 CSCD

摘要:【研究背景】水稻是中国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约3000万公顷,稻谷总产量近2亿吨。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水稻栽培方式由单一的传统手栽发展为手栽、抛秧、直播和机插等多种方式并存的新局面。大多学者主要是在一季稻种植制度条件下,开展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生育期、群体质量指标和产量等方面的研究。塑料软盘育秧抛栽、手插和机插是目前洞庭湖平原双季稻区水稻生产上应用面积最广泛的3种栽培方式。而关于这3种栽培方式下水稻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变化的研究报道较少,更缺乏在双季稻种植制度下的系统比较研究。因此,本试验系统比较研究在洞庭湖平原双季稻两熟制条件下,塑料软盘育秧抛栽、手插和机插3种栽培方式水...

关键词: 水稻 栽培方式 粒叶比 光合速率 产量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