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三系法(模糊匹配)
5条记录
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技术的发展

杂交水稻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中国杂交水稻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开始大面积应用。以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为遗传工具的三系法杂交水稻(第1代杂交水稻)和以光温敏不育系为遗传工具的两系法杂交水稻(第2代杂交水稻)的研究相继成功与应用对国家粮食增产贡献巨大,但因三系配组受恢保关系制约,而两系不育系的育性易受环境影响,导致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潜力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在总结第1代和第2代杂交水稻育种技术基础上,阐述了以遗传工程雄性不育系为遗传工具的第3代杂交水稻育种技术的发展,分析了该技术对杂交水稻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展望了第3代杂交水稻的研究前景。

关键词: 杂交水稻 雄性不育 三系法 两系法 基因工程 育种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水稻研究50年

科学通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自从1964年袁隆平在洞庭早籼南特号中发现水稻雄性不育株以来,杂交水稻研究在中国已经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光辉历程.50年来,中国科学家在杂交水稻领域不断进行科技创新,成为世界杂交水稻研究的强国,为解决我国乃至世界的粮食安全做出了卓越贡献.本文回顾了我国杂交水稻50年研究历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及其成功经验,为我国未来科技尤其是农业科技进步提供借鉴.

关键词: 杂交水稻 三系法 两系法 发展历程 回顾与展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研究

作物学报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择具有广泛代表性的6个不育系和9个恢复系,采用NCⅡ交配设计分析12个农艺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①除主茎剑叶长、结实率和千粒重三性状非加性效应不明显外,其他性状的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均有显著作用,且均以加性变异为主,但单株产量、相对日产量及单株穗数三性状非加性变异较大.②主茎剑叶长、穗长和千粒重三性状受不育系的影响稍大,其他性状均受恢复系的影响更大,但不育系对相对日产量、单株产量和每穗总粒数等性状也有相当大的作用.③参试的不育系以金23A、V20A和优ⅠA较好,恢复系以207和644最好,明恢63在配制生育期较长的杂交中稻高产组合中是一个很好的亲本.④亲本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在各性状上均是相互独立的;一般配合力与亲本自身的表型值则有一定程度的正相关,说明在育种中必须注意亲本自身性状的改良.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籼型 三系法 农艺性状 配合力 杂种优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南省三系法杂交水稻育种"八五"回顾及其"九五"期望

杂交水稻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回顾了湖南省"八五"期间三系法杂交水稻衣种所取得的及存在的问题,就三第法 水稻育民面临的困境作了技术分析,并展望了"九五"以及提出了"九五"攻关的重点与相庆的对策.

关键词: 三系法 杂交水稻 产量 米质 选择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系法籼粳亚种杂交水稻研究的初步进展

杂交水稻 1990

摘要:笔者自1985年开始三系法籼粳亚种间杂交水稻研究工作,至1989年已初步育成了一 批籼粳亚种杂交水稻的早、中、晚稻组合,其穗型大小、结实率和千粒重等,比同熟期的当家常 规稻和品种间杂交稻都有大幅度超出。在轮回422/选10-19组合分离后代中,选育了多种熟期和生态类型的广亲和恢复系。

关键词: 三系法 籼粳亚种 杂交水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